首页 >  > 嫡幼子的从容人生 >  第167节

第167节(3/6)

,手里满打满算只有一万士卒,京中但有个风吹草动, 他手下这点兵马只怕塞牙缝都不够。故此, 朱元帅干脆做起了守家瓮,任凭四郊兵马上蹿下跳,就是不理事,不主政,凡事一推四五六,让兵部与那些大爷们扯皮去。

    靳啸隶打拼半生, 留下的家底何止丰厚二字足以形容,军中各系势力对这些东西垂涎欲滴,但碍于赵太师威慑,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各方都在暗戳戳的谋划,唯有黑云一系直接大咧咧的寻上了门。

    师芎“机缘巧合”下得知了当年幼子惨死背后的真相,对靳家上下恨之入骨,不仅在宫变中出了大力,还在前往北疆的一路层层设卡,势要将流窜在外的靳蒲永捉拿归案。

    狡兔有三窟,桂西军团那么大的家业定然不止京中明面上显露的这一点,等抓住靳家二小子,挫骨扬灰之前肯定是要把其余东西套出来的。虽然现如今在北疆,黑云与辽河几乎说得上只手遮天,但师帅心里门清,赵孟两氏暗中发展的势力绝不容小觑。况且,这一路地方衙门与驻军派系数不胜数,不跟百官的大头头打好招呼,说不定会平添事端。

    赵太师对此事可有可无,师芎若还是在北疆驰骋的猛虎,那他定要踌躇一二,毕竟还有着养虎为患这一说。但眼下,老虎入了吃人不吐骨头的狮子林,就算他有兵权傍身,想收拾也不难。何况,师芎也算是明白人,只把黑云主干握在手里,其余兵马都乖乖交了出来,黑云一系又有着老永安侯的渊源在,赵秉安到底要顾忌三分情面。

    太师睁只眼闭只眼,对师芎劫掠一事默不作声,朝廷里也就风平浪静,六部与都察院闭目养神,冷眼瞧着御史台那帮蠢货在大殿上演独角戏。

    这瞿国梁白眼狼一个,把老首辅撵出了京城,自个儿又撑不起大梁。自以为能在师芎一事上捉住太师的痛脚,孰知西宫太后最听不得靳家那些乱臣贼子的消息,在西宫看来,打杀靳蒲永乃是国法明律,师芎不过是想邀功,手伸得长了点,何罪之有。

    就算,那些个武勋是惦记靳家留下的浮财,又怎么了,孟太后乐得慷他人之慨来为自己招揽人心,用得着御史台在这絮絮叨叨。

    赵怀珏在御史台中的肱骨心腹泰半被赵秉安提拔进了都察院,为新法改革储才,故而如今占主流声音的皆是首辅党下瞿国梁的走狗,太师在御座旁扫视四下,突然觉得是不是他对江南六道新晋的这些官员太过放纵了,敢指着皇家的鼻子叫嚣,他们当自己脚下站着的是什么地方!

    拿下对幼帝西宫言语不敬的几人,赵太师直接扒了他们的官服,在午门口鞭刑示众,血水绵延一地,吏部瞿侍郎路过之时连尸体都凉透了。

    董臻于河南立下大功,他主持修建的淮扬河渠提前完工,在春末凌汛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河南境内感恩戴德的百姓自发为其立起了生祠,美名已传至京师。

    如此一张好牌,赵太师怎能不好好运作,吏部尚书之位空悬已久,顾椿瘸了腿不敢动,他可还惦记着呢。

    如今的内阁,刨除苟俪旬与卢沛良二人,剩下的不过一堆老弱病残。苏次辅自顾不暇,索性由得太师动作,苏燃已经出任湖南,伺候邵雍去了,户部如今与湖湘的关系还处于模糊不清的阶段,待苏燃在长沙蹲满几年,让马季等人看出苏家的诚意,昔年那桩旧仇也就了了。而在此期间,估摸着赵太师也该开始筹划动手的时机了。

    瞿国梁死抱着东宁郡王府不放,老太妃无奈,只能数度入宫,请求自贬王爵,归藩守孝。

    可西宫能放人吗?盛家宗谱上的男丁都死绝了,如今外藩就剩下无锡的东宁郡王与皇帝血脉最近。虽说三个都是庶孙,但据传闻个个活蹦乱跳,孟氏可不觉得凭政和帝与荣王的身体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