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五代刀锋(出书版) >  第76节

第76节(4/11)

东向南分别扩展了数百里,如秋风扫落叶般将整条淮水上的南唐军事力量清扫殆尽,兵锋直逼长江,可谓荡气回肠,激荡江河,一战而威八荒。

    周军在淮南战场的猛烈攻势令天下震动。连偏居于两广的割据政权南汉也感到了威胁。南汉统治者是刘氏一族,这个家族自称汉朝刘氏后裔,以“汉”为国号,称帝已历三世,割据两广,横征暴敛,骄奢淫逸。现任皇帝刘晟听到南唐大败的消息,感到危机迫近,想了半天,他决定放下面子,向柴荣进贡讨好。使者带着满车金银珠宝走到湖南一带,被楚军所阻,只好无功而返。刘晟见讨好不成,又想要招兵买马,准备应战。忙活了一阵,想想再怎么准备也不是柴荣的对手,很快又泄了气,干脆整日纵酒狂饮,还对周围人说:“我能免于战火,就已经撞了大运了,何必费心来考虑以后的事!”

    远离中原的南汉尚且如此,正在遭受猛攻的南唐皇帝李璟自然更加惶惶不可终日。前往契丹、北汉求救的使者被抓了一个又一个,李璟仍然锲而不舍地往虎口里送食,但就是得不到回音。绝望的李璟再也想不出什么靠谱的办法,玩起了改年号的游戏,宣布把年号改为“中兴”。他倒没期望真能创造什么中兴盛世,只希望借此洗掉晦气,鼓舞人心而已。

    而此时,气势如虹的后周大军已在柴荣率领下逼近楚州(今江苏淮安市),那里是南唐在淮水边上最后一个尚未被攻克的据点,也是南唐最重要的港口。夺下楚州,便能打通整条淮水,彻底控制淮南。楚州周围的城市已悉数被柴荣纳入囊中,这是一座早已被四面包围的孤城。在众人看来,攻下楚州将是毫无难度之事,就像水到渠成般轻松。但即将到来的那场战斗,却让所有经历过的人都终生难忘。

    45 最后的死战

    “淮水东南第一州”,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诗中这样赞誉他眼里的楚州。这座处于淮水之尾的城市能得到这样的称号,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位置。南北运输的动脉——大运河正是在这里入淮,使楚州成为漕运要津,江淮的大米、泰州的食盐,都在这里集散中转。在唐代,楚州极盛之时,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节点,是国际性的大港口,无论是南到东南亚,还是北上东北亚,货物都要在这里中转,远道而来的越商胡贾穿梭往来,俨然一副国际港口的气派。不仅如此,楚州的农业、水产乃至手工业都非常发达,特别以丝织品和酿酒业闻名于世。虽然唐亡以来,由于淮南长期与中原为敌,南北贸易交往大受影响,但楚州仍然是南唐政权最繁华、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但在军事家眼里,在如今的淮南战场上,所谓的“淮水东南第一州”早已成了毫无价值的城市。它周围的广大区域已为周军控制,这座城市孤悬于后周势力的汪洋大海中摇摇欲坠。况且,经过紫金山和濠州之战,南唐在淮南的主力已损失殆尽,对李璟而言,当务之急是如何防止周军渡过长江,自然不会去考虑援救一个早已没有未来的城市。但楚州守将张彦卿却不这样想。在他看来,自己身为楚州防御使,保住城池不失,是职责所在,不管将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显德五年(公元958年)正月,柴荣领兵进逼楚州城下。对这座孤城,柴荣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他的心里正在琢磨两件更重要的事。一是如何让自己的水军从淮水进入长江;二是打通与吴越国的陆路联系。如果能打通淮水与长江之间的水路,他那威风八面的黑龙战舰便能直逼南唐首府金陵,从而胁迫李璟割地求和,尽快结束淮南战事。而吴越国作为后周在江南最重要的盟友,虽然并不接壤,但却是监视和牵制南唐的重要力量,如果能打通与吴越的陆路通道,无疑将为控制江南拿到更有力的筹码。至于小小的楚州,就交给赵匡胤、王审琦等人去收拾残局吧。

    攻击楚州的战斗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