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我的祖国我的生活 >  哎哟喂 (5)

哎哟喂 (5)(3/3)

太后那是个例,别人家……

    不,并不是。

    我们家的故事,并不稀罕,稍稍稀罕一点的是太后练了轮子,但其他什么暴富之后迷失,绝对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的行列。

    我父母当年的那些同行,在富起来之后,有掉到不同的坑里的。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是皮包公司,被骗,然后骗人。本来也是有门面有渠道有存款的,最后不仅自己走的凄惨,留给独生女的也是一笔债,那女儿我们所知道的情况也是离婚骗钱——当然,这是来自婆家的说法,到底是怎么样,我并不能十分肯定。

    我和那个女儿差不多的年纪。

    我们虽然不在同一个学校,但也一起玩过。

    说到这里,要插一句题外话,那就是学校。

    现在说中产阶级的焦虑,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学区房,是这样的。

    以我自身举例,真的,一个好学校是不一样的。

    虽然后面我父母有各种狗血事情,但在早期,他们在他们所处的环境中,对我的学习还是有自己的判断的。

    当时市场上,很多家长都把孩子放到了旁边的学校里,而我的父母,给我在市中心找了一所不错的小学。

    要说这个小学有多么好,并没有,可显然也没什么不好。

    学生也好老师也好,总体来说,都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记得早先说校园霸凌,我发过一条微博,说没感觉到过,有人对我说这是幸存者偏差。

    我仔细想了想,可能还真是。

    如果学校比较正规,老师比较负责任,管理正统,那显然,这种霸凌会少很多——我不是说绝对没有,而是,他想霸也没这个机会是吧?

    我为什么说到这个呢?因为在我印象里,一直有一个深刻的画面,就是大概有一天,我在做作业,我说的那个姑娘的妈妈——就是后来掉入皮包公司坑里的那个,对我说,哎呀你应该这么写啊。

    她还给我做了个范例,很秀气的字体。

    ……

    恍若隔世。

    皮包公司是一个坑,集资公司是另外一个坑,这大概就是早期的p2p?

    就是所谓的高利息,很多当时不知道钱要往哪里放的生意人就都做了,我父母放进去十多万,九十年代的十多万,然后,也是说没有就没有了。

    再之后,这条路上还有各种诱惑。

    你的那些朋友、亲戚、甚至你的父母都有可能给你制造事端。

    也不完全都是恶意,比如有的父母会觉得你有钱了,那帮一下兄弟姐妹多应该啊,总不能你吃肉让你兄弟姐妹连汤都喝不上吧?

    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很多时候,我们其实不知道哪个方向是对的,那在这个时候,我们所能做的,大概也就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努力了。

    ※※※※※※※※※※※※※※※※※※※※

    我本来说写疫情的,又没写到……唉,我真能啰嗦抓头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