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古代种田奋斗史 >  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86节

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86节(4/5)


    次年又有一个更令人高兴的事,陈知景升任正五品的礼部郎中,陈氏一族也终于出了一位二品大官。

    陈宗兴要致仕了,陈知景能顺利升任礼部郎中,他出力不少,否则能不能升还是是对半开的可能性,帮着能帮的族人升上去,他就功成身退,一些儿子接触不到的人脉,陈宗兴交给了陈知景。

    这是他们这一旁支最大的官,他弟弟一直徘徊在五品,升不上去,何况也快到致仕的时候了,没必要给他,这个族孙还年轻,还能升到更高的位置,由他来当领头羊更合适。

    于是在致仕前,陈宗兴将族孙带着身边教导了一番,他是真的无私,也觉得教好了族孙,族孙日后也会报答到自己子孙后代上面,是以很用心的传授经验。

    升官固然高兴,可一直帮衬着自家的族叔要回老家了,杨稔和陈如松这一大家子的心里都有些慌乱,好在陈知景早有准备,一家人就他最为镇定。

    “叔公本就不会一直在,他已将人脉都交予了我,爹娘放心,一切如常就好,日后一切大事由我来决定。”

    不得不说,陈知景镇定从容的样子很安夫妻俩的心,李如娘也被安慰到了,陈知行和崔氏也不再忧虑。

    一大家子在陈宗兴致仕后不久就恢复了平静,与往常一样生活。

    这一年的会试,王文绪在祖父父亲和舅兄的鼎力指导下,觉得有些把握,征求了三人的意见后,他打算下场一试。

    他并不像他父亲那样,没有远大志向,只求能考中进士为官就好,他是想日后一步步升上去,当二品甚至一品大官。

    那么同进士就是不能考的,同进士如夫人,宁可不过也不能成为同进士。

    下场时,他心里很紧张,落笔也是思虑周全,确认没有别的更好的回答才写,这样精神紧绷着,会试完毕,他理所当然的病了一场。

    但结局是好的,二甲进士,虽没在前四名,但也是靠前的名次,朝考也成功考过,成为了一名庶吉士。

    陈知行是在三十岁这一年考中进士的,有兄长和妹夫两个曾经的庶吉士的指导,他有了更大的野心,他想在会试考到前三名,即便不行,第四名也可以,二甲传胪也是能直接入翰林院的,略过庶吉士,成为检讨,虽是从七品,可日后前途无量。

    有了这个想法,在没有把握时他并不参考,不过好在在二十九岁时,他摸到了一点边,打算在三十岁试一试,这个年纪,也是他对自己考进士的期限,三十岁之前的进士,日后才是真正前途无量,之后的,想成为大官就难一些,毕竟熬资历也要熬几十年的。

    “二甲第一名!知行你可真行。”饶是如今已经日渐稳重,得知这个消息,陈知景也不得不兴奋起来,高声说话,实在是这个消息太令人高兴了。

    虽没到前三,可这第四名也达到了自己的期望,陈知行兴奋极了。

    陈知景当即道:“要办流水席,办大的,这可是大喜事。”

    这一次的宴席,来往人家就多了不少,看在陈知景的面子,或是陈宗兴留下的人脉,还有看中陈知行这个二甲传胪的,因此来的人家是络绎不绝。

    这个陈如松和杨稔当家的陈家,也算打出了一点名头,二甲传胪真不是那么容易有的,两个孩子也都考中进士,也是不容易的。

    知行入了翰林院,第二年,陈家村来信,铁蛋儿子考中秀才了,还有一位族人也考过了童生。

    而府城嫡支过不久也来了信,今年嫡□□边也终于出了个少年秀才。

    去年出了个举人,这一次的信,还写了想将这个人送来,让陈知景和陈知行两兄弟抽空指导一下,争取早日考中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