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古代种田奋斗史 >  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86节

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86节(3/5)

自家还没富起来,除了卖米糕也就养兔子,这两样营生,他只得埋怨自己为什么不早点富起来,没让爹娘享着福。

    夫妻几十年,自家男人想什么杨稔一看就知道,劝慰道:“今年回去,去看看小景他爷爷奶奶,别想那么多了。”

    四月初,夫妻俩跟着一行同去老家省城的人一块回去,毕竟年纪大些了,人多稳妥些。

    回去这样早,是想着在陈家村多待一些时日。

    他们这一趟回去,也确实待了许久,帮着吴叔吴婶买下房子,府城的房子不算贵,几十两银子,夫妻俩花钱买下,就算作养老钱了,之后才回到陈家村。

    陈家村与杨家,都欣欣向荣,日子红红火火,看着就觉得舒坦。

    杨父杨母也被照料得很好,五个儿子每家争先照顾,什么活计都不用干,每日三餐都是送上门,要不是杨父杨母不同意,他们都能被儿子儿媳喂着吃。

    这并不存在杨稔和陈如松面前做戏,回来时他们没有告诉两边,是悄悄地回来探望的。

    杨父杨母过得好,夫妻俩也放下心来。

    陈大哥与陈二哥两家的日子也都很好,儿女孝顺,子孙繁多。

    而陈家村的发展亦是极好,府城已经换了陈宗兴的大儿子掌权,对于陈家村的态度也是友好的,每年都有来往,算是慢慢结合成一起了。

    这一走有些人就再难相见,夫妻俩在陈家村住了三个多月,这才依依不舍地阔别亲朋好友,启程去京城。

    到京城,亦是十二月,与以往陈如松带着二儿子回去参考回来的时间差不多。

    在京城修整一番,很快陈如松就又要带着儿子回去参加乡试。

    “知行都二十六了,让他带着小刘回去参考吧,你都多大年纪了,还来回奔波呢。”比起年轻力壮的儿子,杨稔更担心的是自家男人。

    听媳妇这一说,陈如松想了想,答道:“也是,知行练了一段时日,身强体壮的,也大了,我总想着他还小。”

    小刘是这次买回来看门的下人,但人家也是身强体壮的家丁,让他陪着也更令人安心。

    陈知行出发两个月前,崔氏生下了第二个儿子。

    杨稔和陈如松夫妻俩也算是子孙繁多,两儿一女,大儿媳李氏生有三子两女,在这时日过得极快的这些年,陆陆续续平平安安生下了五个孩子。

    与之相比,崔氏这会才生下第二个孩子,已经算慢的。

    只要有个男孩顶立门户,日后女儿孙女出嫁后有娘家撑腰,杨稔和陈如松夫妻俩也就没有别的想法了,不过孙子孙女多他们自然也高兴。

    这世道就是如此,若是家里没有男孩,只能过继,可过继来的孩子哪里会真心,便是从小过继来的,心里想的都是亲生父母,不把家业都糟蹋了就好,更别说让他看顾外嫁的女孩。

    何况,夫妻俩并不想旁人来占领自家的任何东西。

    陈知行这一次回去参加乡试,是自觉有了把握,陈知景也觉得到了火候。

    考中举人在众人心里,占了一半的可能,是以当得知真正中了举,陈家并不意外,不过却都是极为高兴的。

    考上了举人,日后就不用来回奔波了,只消在京城准备会试就好。

    知行回来不久,陈如松收到陈家村的来信,当初考了童生那位族孙今年的院试过了,成了秀才。

    这也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消息,想在官场上行走,家族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

    虽然陈家村如今微小,可就这样慢慢发展,日后也会壮大,兴许也会有利于子孙日后的发展,一家人都是为之高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