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坐天下:张宏杰解读中国帝王 >  坐天下:张宏杰解读中国帝王 第4节

坐天下:张宏杰解读中国帝王 第4节(7/9)

是尽心尽力,既耐心又坚决。二十多年中,他就犹如一个堂吉诃德,一刻不停地和风车搏斗,然而丝毫于事无补。腐败问题没有丝毫好转,政令出不了紫禁城。政府工作作风昏庸懈怠至极,种种离奇之事一再出现。

    嘉庆晚期的一年,他去祭扫东陵,路上兵部尚书突然向他奏报,带在身边的兵部大印不知道被谁偷走了。皇帝大为震怒,部印失盗,不但不成体统,而且极为危险,试想皇帝外出期间,如果发生意外,皇帝都没办法调兵遣将,那该怎么办?皇帝下令调查,调查的结果更让人吃惊:大印居然是三年前就丢了,一直被随从的司员隐瞒到此时。虽然百般鞫问,但最后此事仍然没有结果,不了了之。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武科考试后,皇帝按惯例为武进士举行传胪大典。这一天皇帝起了个大早,早早就位,隆重的典礼按时开始,可是第一名和第三名,也就是武状元和武探花怎么等也等不到,大典只好中止。事后一调查,原来是太监忘了开宫门,武状元和武探花四处找门,也没找到……

    虽然一再发生行刺皇帝、杀入皇宫的事件,可是宫门门禁这个小小问题怎么也解决不了。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四月,又有一名普通老百姓,乘守门者不当班,潜入紫禁城,一直走到内右门,深入大内,才被太监发现。

    有一次皇帝出门散步,发现大宫门外居然有人放羊,这些羊就在皇帝眼皮底下悠然自得地漫步吃着“御草”。宫门鹿角之上,有人乘凉闲坐,不远处,树林里有小贩举行野餐,席地喝酒吃肉。皇帝一追查,原来这些羊是太监养来换外快的,那些小贩都是太监的朋友,想来看看皇帝住的地儿什么样。

    乾隆以前,对皇室宗亲要求极严,约束极细,天潢贵胄是整个大清社会素质最高、修养最好的一个群体。嘉庆中期之后,八旗子弟已经彻底腐化,宗室队伍中,出现越来越多的败类。在清查天理教起义的过程中,嘉庆皇帝惊讶地得知,宗室之中,竟然也有加入邪教者!宗室奉恩将军庆遥、宗室举人庆丰、宗室海康都是天理教的外围组织红阳教的成员。天理教徒进攻紫禁城的计划,早就通知了他们,他们欣然决定参加,以便在起义成功后当上大官。只不过当天由于意外,没能共襄此盛举。

    后来导致了一场重大战争的鸦片,在嘉庆时期就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宗室之中,吸食此物者极多。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朝廷举行大典,宣布这一年科举考试成绩。按理,充任导引官的贝子德麟应该早早来到太和殿前带领新科进士站排行礼,可是太阳已经三丈高,他还没到场,导致大典无法按时进行。皇帝很奇怪,命人查找,结果发现此人正躺在家中吸食鸦片,飘飘欲仙的快感让他忘了自己身上的这个要差。

    皇帝大怒,当即把他拉到宫门外,重责了四十大板,革去爵位。

    可是,就在这事发生几天之后,又有人重蹈覆辙。御前侍卫安成出任庶吉士考试的监考,由于没过足烟瘾,考试快完事了他才来,被皇帝革去了御前侍卫之职。

    除此之外,宗室之中开赌场的、嫖娼的、依仗宗室身份四处招摇撞骗的,到处都是。甚至那些被皇帝宣布圈禁起来的有罪宗室,居然能找到门路,让人把妓女送入监狱里供他们享受。凡此种种,严重败坏了爱新觉罗家族的声誉。

    皇帝忧心不已。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他煞费苦心,花了好几天时间,写成了一篇鸿文《宗室训》,发给每个宗室。这篇御制文章说,宗室风气败坏已极,许多宗室“所为之事,竟同于市井无赖”。

    和以前一样,皇帝的这篇教育文章不过是重复了一系列道德教条。说什么“若问予立身之要,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若问予应为之事,曰国语骑射读书守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