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流光时空,以你为荣 >  22

22(2/3)

她再怎么论证公式,也不能随便穿越。

    得在相同的日期地点,在另一个不属于现在的年份上,有与之接应的歌曲才行。

    郑襄元转动着眼珠子,条理分明地釐清每一个问题。

    最后则是……

    她将视线定在一旁的书柜上。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她之所以能来到这个时代的原因,那本关于时间的论文,就是在这个月诞生的。

    她拧着眉朝书架上寻找,那儿确实有几份卓更甫发表的文献,但全都不是毕业论文。

    伸手翻了翻那些文献,确定卓更甫的研究领域依然是核能,这让她心里的疑惑又更大了些。

    卓更甫是基于什么理由,写了一个跟她的研究领域差异如此大的毕业论文呢?

    就算郑襄元大致理解了穿越的条件,对卓更甫还是有一箩筐的疑惑。

    视线一转,再度瞟回面前的研究报告。

    郑襄元打量那叠白底黑字,到底克制不住慾望伸手翻了翻,这一翻才发现,那可不只是一叠研究报告,里面还包括了许多政府机关的公函文件。

    她隐约有种不好的预感,对照着日期,找到最起始的那份。

    最早一份,就是三十年前陈教授向政府申请在实验室改造反应炉加速器的文件,也就是当初在寝室里卓更甫坚定不移说着的愿景,这本是一个学术与当局合作的前瞻计画,能为未来经济能源建构格局的雏型。

    而回应这份计划的政府文件,上头大大写着「有待商议」几个字。

    她拧着眉,按照时间顺序一张一张看下去。

    却不知这一看,心脏缓缓地、高高地提了起来,提案,回应,再提案,再回应,一来一往,层层叠叠,愈看,愈觉得大事不妙。

    一直翻到最后一张,横跨足足四年的时光,手指捏着的边角,按皱了「驳回」二字。

    ──社会运动风起,环保为当前主流,经费补助观感不佳,恕驳回。

    她整个背脊已全是冷汗。

    她终于知道为什么卓更甫的论文题目大大转向。

    也终于将自己所知道的歷史与现在的僵局连结在一起。

    四、五十年前,经济起飞,基础建设蓬勃发展。

    那时候的高等教育还没那么普遍,设有研究所的学校少之又少。

    京大在那时已是第一志愿,京大物理,更成了第一志愿中的第一志愿,里面的人随便抓一个出来,就算是系上最后一名,也申请得到国外一流理工大学。

    作为当时新兴领域的核能,有享誉国际的大佬陈教授坐镇,只有最优秀的理工人才才能进入该领域,那会儿,大伙儿都是抱着对社会做出贡献的理想,没日没夜,投入一切。

    这样的风气,到了约莫三十年前,社会运动兴起,开始转变。

    彼时吹进一股环保风潮,也就是从这个时候一路到三十年后,反核成为人们口中的主流,培育核能人才的京大物理,也从第一志愿,一路掉到三十几名。

    掉名事小,这些年里,愈来愈少人了解核能,才事大。

    政策动盪,人力就会短缺,招不到学生,教授连着退休,日渐凋零,也就再没有人懂得如何看守核电厂,不论是维护,还是除役,通通是挑战。

    搞废核能,替代能源在三十年内亦无法独挑大樑,能源经济就会崩盘,被他国踩在脚下,早晚的问题。

    二十六年前,这个时间,这个时候,是实验室老旧反应炉更新的关键点,同时也是核能发展的转捩点。

    在这一张一张的白纸高叠起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