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钟娘娘家的日常生活 >  钟娘娘家的日常生活 第109节

钟娘娘家的日常生活 第109节(3/5)

了学士楼,正吟诗作对,还博了满堂喝彩,钟萃看了一会看明白了,对面学士楼的学子们是以今科举子们为首,举子又分成了本地举子和外地举子,是这两方举子在较量。

    杨喜这等伺候人的,主子眼一转就知道了,当下便细细给钟萃说了起来:“娘娘不知道,其实这每隔几年都是这样的,咱们本地举子跟外地举子谁都不服气谁,总是要在学士楼里切磋几场才罢休,不过只要在学士楼里一站,这名儿也扬出去了。”

    钟萃有些好奇:“那是本地的举子厉害还是外地来的举子厉害?”

    杨喜有些迟疑起来:“这,按照往回来说,都是各有输赢。”

    京城天子脚下,在京城的举子总是会格外硬气一些,但外地的举子既然能入京参加会考,这文采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的,况且还有不少在京城读书的学子回本籍参加科举的,真算起来那也是外地举子了,当真不差的。

    杨喜在前殿当差,对前朝的事大都知道,他在对面看了看,指了学士楼上二楼的一位举子:“那一位奴才也是今儿才见到人,但听说这位举子可是名人,学问可厉害了,人又长得俊,王大人家的千金早前看上了人,王家登门想说一说,都叫人给回绝了,这脾气也是真真硬。”

    钟萃顺着看过去,杨喜指的是一位穿着青衣的举子,他一身衣裳与大多举子相差无几,只人长得分外出挑,把楼上一众学士都比了下去。

    钟萃还在这位举子旁边见到了熟人,三哥钟云辉。

    “那人叫甚么?”

    “杜君。”这个名儿杨喜记得可清楚了,京中不少人家都想把他招为婿。

    钟萃心里有一种果然如此,她还记得去岁在江陵府,也是这位叫杜君的秀才公惹得江陵府的知府千金,钟雪为了他大打出手,为此她还曾招了两家女眷入宫敲打。

    杜君敏锐,从他坐下后便感觉到有无数双眼睛朝他看来,其中一道与其他那些各怀心思的不同,杜君忍不住侧头看过去,只见对面的楼上,透过半开的窗,里边一个圆滚滚的小脑袋正睁着大眼看着他。

    皇长子年纪虽小,却也是能分辨美丑的,在见到杜君的时候,他就张着嘴:“漂漂,要。”

    杜君转头问着一旁的好友:“云辉,可知对面的厢房里是何等人家?”

    钟云辉便是那等在京城读书,却要回原籍参加科举的学子。

    他今日来也不过是陪同杜君一道,并不掺和举子之间的切磋,闻言抬头一看,却什么也没看到,不过醉春楼的地位摆着,背后有人撑腰,对面正对着学士楼,能入那间厢房的只有这城中的贵人们。

    “怎么,谁又看上你了?”钟云辉难得朝他玩笑一句,杜君学问足够下场,但钟云辉在去岁中了举子后,今年却不打算继续考,他准备潜心钻研,等三年后的会考。

    不过他还是安慰好友:“你放心,你我兄弟,我定能护着你的,便是我不能够,那还有宫中的贵妃娘娘呢,这京城大大小小的总是会给几分薄面的。”

    第172章

    杜君站在翰林院门口,抬头看着翰林院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翰林院是所有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这里收录着整个大越最为完整的文学经书,更有经术、卜、医、僧道、书画、弈棋等最厉害的学士,入翰林院不止能参与经书修撰,还能与这些顶尖的学士们切磋,杜君从踏上进学这一条道路,便对翰林院心之向往。

    如今的内阁大学士们多是从翰林院升任的,逐渐便有入翰林必入内阁的说法传扬出去,成养才储望的地方,大大小小的官员们挤破头想入翰林。

    杜君在门外站了片刻,里边便有一位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