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去野 第92节(3/4)
换上了跑鞋,想去学校的运动场跑几圈,刚走上跑道就看到了梧桐树下的石凳上,正坐着发呆的向野。向野坐在路灯下,身边放着一个运动水壶,手里握着跳绳,像是在望着跑道上的某个人,李弋顺着她的视线看向跑道,发现那边根本没什么人,他朝她走了过去。
“是你啊,不肯说话的新同学?”李弋站到了她跟前。
向野仰起脸,看了看他,然后又望向跑道。他发现她还是不肯说话。
“是不是因为没考好才来的 w 大?”李弋在树下的另一张石凳上坐下。
“为什么这么问?”向野拿起自己的水壶,喝了一口水。
“你看起来并不享受自己的大学生活。”李弋有点意外地看向她,终于肯说话了。
向野没有看他:“我以为我表现得没那么明显。”
李弋没想到她那么坦诚,看着跑道问她:“你的梦想是什么?”
向野笑了一下:“我的梦想是,以后不必被别人追问,我的梦想是什么。”
听了她那句话,李弋没想到她表达会这么犀利直接,也听出了她很抗拒继续和自己聊天,他不再说话。
李弋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十年之后,居然是从王鹿鸣的嘴里,才真正知道了她的梦想是什么。
他坐在那里,看了看她,又看了看踢球的,跑步的,散步的学生,居然对校园生活产生了留恋,他甚至在心里问自己,我是不是不应该放弃保研?
大四那一年,就算 fa 的工作经常让他累得苦不堪言,他总会挤出时间回学校,去那个运动场,以跑步的名义,见她一面。向野看着李弋奔跑的身影,总是会和她脑子里的那个身影交错,重叠,即便那个身影的背景是暗黑一片。
大学里的时间,一天一天,跑道旁的路灯,一盏一盏,让她脑子里的那个身影,慢慢有了一张清晰可见的脸,这张脸五官英挺,棱角分明,眉眼之间带了些凌锐之气。
向野慢慢不再对李弋那么冷漠,他们开始变得熟络起来。他们有时候甚至可以坐在那儿聊很久,他们似乎总是能碰撞出一些新的观点,给彼此一些新的启发。
倾听,被倾听,抒发,被理解。很多爱情之门的开启,就是因为我们感觉到,那个人带我们进入了一个新世界。
向野的大学四年里,他们一起去看展,去书店,去寻访古迹,去潮玩圣地,为了寻找创意灵感,行走在各个城市的长街。他带着她一起做策划,做方案,再一起看着那些创意出街。
他们可以在美术馆的一副画前,并肩站很久,也可以对着博物馆的一个老物件,讨论它的前世今生。他们可以在喧闹的烧烤摊上,为一个观点各执己见,也可以在天各一方的时候,在电话里直陈对方的缺点。
李弋成了向野班上最著名的旁听生,他只要能抽出时间,就陪她去上课,偶尔也带她逃课去撒野。
他陪她一起做出了学校最受欢迎的主题周边,他看她在辩论赛上,站在自己曾经站过的位置上,慷慨陈词。他在大学生广告创意大赛的颁奖礼上,坐在台下为上台领奖的她用力鼓掌,他在新传院的艺术节上突然出现,为她坐在钢琴边,弹唱了那首《on such a night as this》 ……
他在她大学四年的每个重要时刻,都隆重出席。
在别人眼里,他们早就是一对了,但是在李弋那里,一直少了那个仪式。
向野拍大学毕业照那天,李弋在新传院的“成蹊林”里,为她办了那场名为「一路向野」的露天画展,走入林间,树上,树下,一幅幅画,从起点的初见,一直到终点,每幅画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