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天可汗 >  第282章

第282章(3/7)



    一句淡然的话,萧旦立时好像看见了从天而降的一道圣光,充满了无尽的希望,他忙答道:“微臣牢记陛下教诲,鞍前马首尽心用事,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起来说话。”薛崇训说道。待萧旦谢恩起来弯腰站在下面时,他又用平缓而不容置疑的语调说道:“焦炭意义重大,今后关中河东用此物冶金,对农耕、治河等大事作用巨大。”

    萧旦一时没明白怎么能扯到农耕治河那些毫不相干的事儿上去,但他觉得天子说话当然是高深莫测的。

    薛崇训继续说道:“水泥更是看得见的眼前之利,马上就能为国库削减大笔开支。所以以你的功劳,只从八品升到七品朕觉得是不够的,但你升得太急对自己不是好事。”

    萧旦道:“微臣不敢居功,只是按皇上的旨意办了差事。皇上爱惜,臣更是感怀无以言表。”

    薛崇训心道不过提了一下思路,自己要去造还真造不出来,不是想到什么就能弄出什么的,自己还能想到飞机坦克,能心想事成吗?所以萧旦是很有功劳的,薛崇训便笑道:“功劳都是官吏的,朕居功有何用,谁还能给朕升官不成?”他沉吟片刻又道,“军器监是正四品上,北衙重要职位。现在那位置上的官员稳重有余、进取不足,上次革新盔甲兵器的标准化还是贺知章从中使力,可以说军器监几年无可称之处,他已不适合再留在那个位置上。现在朕还有两件事交给你去办,办成了你来做正四品军器监。”

    北衙军器监掌缮治甲弩、按时交纳武库,是军备的管制衙门,属于要|害部门。现在这个部门的长官被承诺委给本来是无名小卒的萧旦,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平步青云就在眼前。

    第七十三章 构思

    薛崇训召见新任军器监丞萧旦后以四品监的职位为奖励,明码实价地让他去办两件事:第一件相对比较容易,造出耐用而性能可靠地铁炮,之前神机署就研制出过四门可以使用的炮,加上近期冶金技术有望提高,此事已经看得见眉目了;第二件比较难,造出无膛线火绳枪,薛崇训画出了原理图,建议萧旦用铁皮来锻裹枪管,但这种东西是史无前例的,薛崇训自己也搞不太清楚,他感觉很难成功,否则也不会用四品官职来做筹码。

    萧旦真要能让兵器进入热时代,封他侯薛崇训恐怕也不会吝啬。现在才公元八世纪初,人类的整体技术水平本来就很落后,此前连火药都没有正式应用,但薛崇训捣鼓出了焦炭和水泥,竟然还有火炮,尝试成功后给了他自信,觉得有可能在某些领域进行大|跃|进发展。

    发展技术的好处就是只需要钱和资源,不会牵扯太多,十九世纪有些用热兵器的国家还是农奴制度也没事,晋朝现在有一套成熟的封建制度还需要担心什么?相比之下,革新秩序和规则的时候薛崇训显得比较谨慎,眼下的科举虽然只是改进,也不得不考虑很多。

    科举制度薛崇训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来,但权衡之后还是决定用保守的变法规则:由大臣主张,然后皇帝予以“认可”和“支持”。

    有政治抱负和理想的读书人会有自己对世道的理解和思路,然后通过做官来实现,就连浪漫主义的李白也有澄清宇内后功成身退的理想,只不过他实际在为政方便不擅长罢了。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国家要进行一种新政,过程是这样的:一批有同样想法的大臣掌握权力之后,由一个重臣提出主张进行论证,又得到了皇帝的支持,然后就开始施行。

    薛崇训就打算这样干,物色一个大臣来主持这场科举革新。如此一来万一变法不利,名义上是一部分臣子在政见上的错误,和大晋这个政权没有关系,责任可以由一些大臣来扛,还有缓冲挽回的余地;若是皇帝亲自主持,一旦失败就是晋朝廷本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