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856节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856节(2/7)

休整下去。

    南满战役结束之后,抗联主力入关是必然的选择。自己最终选择留在了东北,虽然是自己的选择,但也符合中央整体的战略安排。杨震并不认为自己始终带着抗联,会符合中央真正的意图。想到这里,杨震摸摸了自己的鼻子,心中暗自苦笑自己这也算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了。

    看着有些失落的丈夫,此刻已经怀孕几个月的袁芷若,也只能笑笑的安抚一下,丈夫平静外表之下的失落感。丈夫当初做出那个决定的原因,虽说不是全然明白,但也多少有些知道的袁芷若,能做的也尽可能的多给杨震一些安慰。

    妻子的安慰对于杨震来说,并不能完全的代替心中那份失落感。但对于眼下已经进入最后准备阶段的几个秘密计划,让已经无精力顾及其他方面太多的杨震,心中产生的那种失落感也只能压制在心底里面。

    尽管苏联方面一再要求抗联,延续其人员在苏联海军服役的期限。但五月八日德国人已经投降,欧洲战场彻底结束,苏军即将开始大范围的退役军队。其海军因为抽调过多,导致的人力紧缺情况,最迟到四六年上半年就会彻底的扭转。

    苏联海军在整个苏德战争之中伤亡巨大,但是这其中在海战中的伤亡不算大。只不过那些编成地面部队参战的苏联海军部队,这个伤亡数字就相当的惊人。战前训练出来的海军兵员,几乎是伤亡余烬。

    用一直在苏联学习海军的李明峰话来说,苏军在战场上的坦克兵素质,的确提高相当的快。但是步兵却因为巨大的伤亡,除了少数的近卫步兵之外普遍素质不高。苏军的每一次进攻,那都是一个对生命的巨大浪费,都是用人命硬生生堆出来的。

    苏军将领在进攻战术上,普遍的死打硬拼造成每一次进攻,伤亡都是异常的巨大。每次除了投入大量的坦克和铺天盖地的炮火之外,就是漫无边际的步兵散兵线。一道散兵线被打垮了,另外一条在跟上。

    一个师打光了,另外一个师在填上去。德军的阵地往往不是打垮的,是被苏军硬生生的用伤亡数字给冲垮的。被对付苏军的坦克集群不容易,但是对付苏军的步兵战术,只要掌握了他们的规律并不困难。

    按照李明峰的分析和评价,以抗联的一个单纯的步兵师火力和战术。就苏军那种进攻的方式,只要不出现大的失误在防御战之中,可以打垮苏军一个没有坦克掩护的步兵集团军进攻。

    李明峰在向杨震汇报的时候,与杨震谈了到战争后期苏军为了弥补巨大伤亡,不仅在解放的地区大量征兵。就连刚解救出来的战俘,也不在进行甄别,直接补充进部队。为了保证前线的兵员补充,这些新兵只经过草草的训练就被送上战场。

    第2199章 捡洋落

    新兵训练不足,以及战术的过于死板,又加大了前线的伤亡。这种情况在苏军之中,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训练不足的新兵,在前线伤亡巨大。而为了补充前线伤亡以及保持进攻速度和效率,又只能将那些训练不足的新兵送上战场。

    而为了填补陆军巨大的兵员缺口,苏连海军已经连续两年未补充任何的兵员不说,还不断的抽调走老兵。可以说到了四四年底,如果抗联抽调回全部的人员。苏联海军除了部分潜艇与海军航空兵之外,基本上到了无任何舰艇可以出海的地步。

    整个海军到了苏德战争结束时,除了保存下来的部分技术人员之外,几乎已经无可用兵员。海军不是陆军,换上军装训练三个月就能参战。作为一个技术集中型的军种,海军的基础训练时间要远比陆军长。

    无论是苏军从规模庞大的陆军中调人补充给海军,还是重新训练海军士兵,这都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尽管战争末期,苏军已经开始重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