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长安风流 >  第456章

第456章(2/5)

秦慕白一道辞官远走了。”

    李世民沉吟了片刻,说道:“既然是人才,就要加以重用。等过些时日西域稳定了,将八军台都调回长安来,分别在左右龙武卫中担任要职,或是担任其他卫府的要职。”

    说到这里,李世民饶有深意的顿了一顿,说道:“将来,他们也可以在六率中任职。”

    李恪心头一震:六率?

    太子东宫的亲卫兵马,东宫六率么?

    听到这些,李恪的心里其实谈不上惊喜,而是渐渐的宽慰了。方才他有意在李世民面前提起关西军与四庭柱、八军台,就是想试探一下他父皇对这些人的态度。现在事情证明,秦慕白走后,关西军众将已经不算一个“势力集团”。朝廷可以轻松的驾驭并吸收他们,量才度用了。

    而且听李世民这话,用意很明显——他希望关西军,能够牢牢的团结在李恪的周围,成为巩固他的太子之位的得力臂膀!

    父子二人都默契的沉默了片刻,李世民突然道:“秦慕白……有消息么?”

    李恪轻声道:“还在漠北。快冬天了,草原大漠上天气寒冷又多风沙雨雪,不便远行。估计他还要在那里呆上三四个月,才会转道去西域。”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那你的婚事呢?”

    李恪皱起了眉头,说道:“就请父皇区处,替儿臣挑选一个名门闺秀……成婚吧!”

    李世民轻笑了一声,“怎么,被人家拒了婚,心灰意冷,想开了?”

    李恪微微一笑,说道:“人各有志,不可强求。今非昔比,他们兄妹俩有自己的想法,也是自然。霜儿给我的一封信中说得好……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也许我们真的是有缘无份,只可思念,不能厮守。”

    李世民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淡淡道:“恪儿,你跟为父一样,都是个性情中人。但你要记住,上天其实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得到的越多,往往就失去的越多。别妄想两全齐美,那会让你得不偿失。”

    “儿臣明白……”李恪轻叹了一声,又拧了拧眉头,说道,“儿臣如今奉旨监国,就当一切以国事为重。儿臣的婚事,也不再仅仅是我的私事,而是一棕国家大事。因此,儿臣还请父皇与母妃做主,来确定这门婚事。”

    李世民轻轻的点了点头,“朕知道了。”

    “父皇还有何训诫?”

    “记住,无论是帝王自己的修行还是用臣举人,和平时代,首重德行修身;乱世危急,当用一技之长。”李世民说道,“没事了,你去吧!”

    “儿臣告退……”

    辞别了李世民,李恪缓步走在御花园里,琢磨李世民最后的那句话,心中想道:父皇突然对我说这么一句话,一定是有所暗指。和平时代,首重德性;战时危急,当用一技之长——这是不是在说秦慕白呢?

    听父皇这话来分析,秦慕白这样的人,按儒家的道德要求水准来说,德行只算一般,至少不能跟朝堂上的许多大儒名士、道德真君们相提并论;但他的确是个能力卓越大大的人才,无论用兵治民,都有其独到之处。

    联系到实际,最近这些年来秦慕白至从去了兰州,屡屡做出惊人之举,从一开始的迁民入兰、开市引商、垄断粮市、自用赋税,到后来的征兵扩武、私降叛军、诈败诱敌,包括私自启用侯君集,以及侯君集后来的一系列行为,帐都可以算到秦慕白头上。

    按照世俗礼法的标准来衡量,秦慕白的这些行为,已是足够的荒诞与出格,也就是说,他在许多老夫子们的眼里,其实是一个“品行恶劣”、“不守臣格”的逆臣。

    但是,秦慕白一个人就干下的这些丰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