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460节(2/3)
渡河修路,大到律法政令,是百姓们对朝廷提出的个人看法、建议。大多体现着民意。
子受知道万民书,历史小说的主角装逼,往往少不了万民书。
万民书一揣,万民伞一撑,哪怕一介白身,也敢直接对着六部尚书、左右丞相、皇帝老子喷口水,猛怼一番。
因为这就是民意。
最著名的万民书,要数康有为、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光绪帝,懂得都懂,不用深入说明,足见朝廷形象。
后来万民书也多用在贪官污吏、千古奇冤之上,总之,万民书一出,就说明这个朝廷有问题啦!
这一刻,子受内心中生出丝丝欣慰之情。
来了,拳打鸿钧脚踢三清的日子,终于快来了!
这封万民书,大事小事都有。
什么这里的山要开条路,那里的河要搭座桥,这条律法不合理,那个政令要调整……
拆城墙其实也是违逆民意,哪里的人民会乐于见到保护自己家园的城墙被拆除?
殷洪拆除的时候,可是受了大阻挠,甚至有人直接躺在城墙下,用血肉之躯阻止工人拆除,最后还动用了暴力强拆。
好儿子,好儿子……
子受思考再三,决定不过多插手,以免自己弄巧成拙,放开了让殷洪去造就稳了。
他在纸上写上民意二字,然后打了个叉,审视良久,言简意赅觉得没什么被曲解的机会,又表达了无声支持后,才封好,对着杨任道:
“杨爱卿,朕已经知道了,这就是朕的意思,现在就派快马回朝歌,定要治一治这逆子!”
第604章 商人的骨头,是硬的
快马将子受的“旨意”带回朝歌。
杨任也消停了,不喷了。
子受借口其上奏有功,顺手封了个将军之职。
御史大夫领将军之职,很合理吧?
这个杨任,不通军事又爱喷人,到时候插手战事,又菜又爱瞎指挥,够闻仲、鲁雄喝一壶。
杨任确实从未上过战场,不通战阵,不晓练兵,武艺稀松甚至打不过自家管家,但他没推辞一二,就接受了。
早在朝歌文武交替招贤时,他就知道有这一天。
不会,还不能学吗?
也没有人是天生将才,乱世之中,以御史一文职,救不了大商,但名将可以!
他杨任,今日就要借着这个机会,投笔从戎!
屏退众人,子受独自归营。
甚至连守着大帐的卫士,都被他以帝王之气给强行赶走了。
朕托梁换柱力拽九牛,需要你保护?
接下来,就是阻拦老太师夜袭周营。
早上扯皮半天,虽是答应了,只是应付一二。
子受哪能真让闻仲去袭营?周人不讲武德,就会摇人,一个不慎,自己赔进去了。
缩在雄关要塞里苟着多好?
原地飞升,打穿天道,就在明天!
自从商周战起,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嘛!
就算前线无事发生,也有后方的殷洪在搞事!
殷洪施政,可是在违逆民意!
万民书都上了!
什么是民意啊?直接涉及到昏庸值的东西!
子受心里美汁汁的,清点了一下,没落下物件。
换上便服,偷偷摸摸,出了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