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有喜(3/8)
的日子,除了做月子的时候,还不曾有过。没想到这两天倒是做了会懒虫。永芳用完了饭,依旧只用了小半饭。清瓶劝永芳多吃点,永芳只说没胃口。现在永芳是吃什么都吃不下,就想躺在床上,即便睡不着也不想起床。不过永芳好歹还知道要干正事,让人将刘顺叫来,永芳要打听一下外面的事情。
刘顺来了,永芳也没废话,直接问他朝堂上有什么消息。刘顺虽然奇怪为何永芳突然问起这些事情,不过还是老实的将自己知道的都说清楚了。
“……皇上要大少爷出京做地方官,朝堂上反应很大。言官御史们都上了奏本弹劾,还有那胆子大的,直接就说皇上昏聩。哼,那些个人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的。幸好皇上不和这些没眼色的人计较,加上几位阁老都是明理的,大少爷又只是皇孙,并非皇子,因此此事便通过了。……大少爷走的时候交代了奴婢,奴婢一定会做好差事,大少奶奶有什么吩咐尽管和奴婢说,奴婢定会办妥……”
“朝堂上还有什么要紧的消息?”永芳不得不将歪掉的楼摆正,让刘顺继续说正经事。
“要说朝堂上还有什么大事,那就是昨儿皇上下了旨意。凡是宗室爵位传至第三代,府中没有爵位的宗室子弟,或是出了五服的皇族后裔,均可参加科举,文举武举都可以。此事据说引起很大的震动,但是皇帝执意如此。奴婢着人到外面打听,听说已经有言官御史串联,准备上奏本反对此事。这些光张了一张嘴的人,不知道会闹出多大的事情,要奴婢说啊,就该一个个的……”
后面的话永芳已经没心思去听了。皇帝下旨,准出五服的皇族后裔参加科举,这其实才是皇帝下这盘棋的真正目的吧。先用少齐出京做地方官来试探朝臣的反应,反弹不大,以他皇帝的威压还能轻松的将事情压制下去。接着趁热打铁就颁布了这个旨意,顺便敲打一下她这个所谓‘善妒’的女人。
本朝建国已有上百年,从太祖算起,皇族已经繁衍到了第六代,第七代。据说还有繁衍至第八代的,甚至还有第九代。这些人空有皇族后裔的名头,但是却已经没有了爵位。而且很多王室里面,也并非所有成年男子都有爵位。比如庶出的男子,比如嫡次子,就好像安王府内,少峰,少威,少鸿都没有爵位。他们又不能读书参加科举,从军又太苦,如此一来,除了靠父萌过活,竟然没什么出头的机会。连个奋斗的目标都没有。加上手中有点小权利,还有不少的银钱,如此催生出来十有**都是纨绔子弟。好一点的纨绔,就是走马斗鸡,调戏调戏小媳妇,或是像安王还有少峰一样,在无数美貌的女人肚皮上挥洒青春。严重一点就是仗势欺人,草菅人命,与民争利,做一个国之蛀虫,人人喊打。
长此以往,宗室皇族的名声也就渐渐被败坏了,朝廷的负担也就越来越重。越到后面,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可谓是难上加难,到最后土地兼并严重,军队战斗力一降再降,农民活不下去,那就揭竿起义,推翻统治阶级,再建一个新王朝,如此再循环反复。上千年来,这样的戏码已经上演很多。知道点历史的人,多多少少都有这个认知。但是因为被利益捆绑,没几个人有胆量改变这种局面。有这种胆量的统统被称为变法者或是改革家,如王安石之类的。但是改革的下场通常不好,无论是制度还是人。人死后被人非议,制度则是不了了之。
但是这一次由皇帝出面来做改动,局面又有不同了。而且改革对象还是掌握了不少权利,不少金钱的宗室皇亲。只要开成帝将此事定了,即便将来开成帝不在了,这些宗室皇亲们的力量联合起来,也能让这个制度继续实施下去。文官集团想要反抗,哼哼,那大家就扳扳手腕,看看究竟谁更牛逼。总归开成帝的这项措施,绝对不会人亡政息,说不定将来在朝堂上,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