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修真小说 > 武林神曲 >  第53章

第53章(7/8)

方天劳、卫天望闻知“昆仑三圣”名头,容不下“剑圣”二字,想逼何足道去了这个名头不可,何足道为人疏狂,颇有书呆子的痴气,便派人和这三人约好在少林寺相见,想两番功夫一番做,在少林留下纸笺,欲领教少林派七十二项绝技,虽最终为张君宝九阳神功所击退,但以武功一举震惊中原武林,至此昆仑派开始闻名。其后昆仑派又出了几位得力掌门,不断壮大昆仑派,使之渐渐成为江湖上一大门派,雄据西域,与中原各大门派分庭抗礼。再之后的几代掌门却是传非其人,虽然昆仑派弟子众多,但武功一代不如一代。尽管如此,由于前人留下了不少武功著述,昆仑派武功仍然不敢为中原武林所轻视。故而江湖上有什么事情昆仑派一直有一席之地。

    华山派掌门姚荣,华山派历史悠久,是武林中声名显赫的名门正派,而华山派的武功尤其是剑术经过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剑术体系,后又经华山派历代的高手的千锤百炼,华山派剑术越发精妙,声震武林,因此华山派又被称为华山剑派。

    华山派剑术剑意取自西岳华山“奇,险”二字。华山无限风光尽在奇,险二字中,奇,险往往与秀美相映相衍,因此华山剑术奇拔峻秀,高远绝伦,招式处处透着“正合奇胜,险中求胜”的意境。

    全真教掌教方起,全真教,也称全真道或全真派。由王重阳在山东宁海自题所居庵为全真堂﹐凡入道者皆称全真道士而得名。该派汲取儒﹑释部分思想﹐声称三教同流﹐主张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孝经》为主要经典﹐教人“孝谨纯一”和“正心诚意﹐少思寡欲”。早期以个人隐居潜修为主﹐不尚符籙﹐不事黄白之术。

    全真道认为清静无为乃修道之本﹐除情去欲﹐心地清静﹐才能返朴存真﹐识心见性。该派注重修炼“性命”﹐认为“性者神也﹐命者气也”﹐“气神相结﹐谓之神仙”。主张修道者必须出家﹐并忍耻含垢﹐苦己利人﹐戒杀戒色﹐节饮食﹐少睡眠。《金莲正宗记》称该教“以柔弱谦下为表﹐以清静虚无为内﹐以九还七返为实﹐以千变万化为权”。全真教在王重阳之后经丘处机费心经营,终成江湖大派,怎奈江湖多变经过几代之后又有些败落,此刻虽然在座,但是确实不招人待见看重。

    方起之后坐着的是袁天道,原本袁天道是要与赫连封等人坐在一起的,但是武当派的人已经将来客的座次分派好了,他也不好违逆。

    而逍遥子的左侧坐着的依次是:少林寺住持血清大师,少林是中国武林的泰斗,江湖中人从佛习武的代名词。少林武功博大精深,藏经阁内收集了三十六路拳脚十八般兵器;少林功夫是中国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武功套路高达七百种以上,又因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又有“武术禅”之称。少林弟子皆入佛门,由于天下武功出少林,所以俗家少林弟子往往心系武学,也学有所成。

    大旗寨寨主赫连封。

    崆峒派掌派飞云子,崆峒派武术原本早于少林、武当,但是传人不肖,并没有发扬光大以至于崆峒派逐渐式微,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所以在江湖事物上,崆峒派还是有着一席之地,崆峒派在对身份地位的的称呼上有别于其他门派。在一个门派,身份权利最高者,少林称为“住持”。武当峨眉等大多数都称为“掌门”,而崆峒派管其称做“掌派”或“掌派人”,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崆峒派有八个掌门人,即飞龙门掌门、追魂门掌门、夺命门掌门、醉门掌门、神拳门掌门、花架门掌门、奇兵门掌门和玄空太极门掌门,但他们只负责管理本门下的弟子,八个掌门是平级关系,不互相管辖,由于玄空门武功基本是掌派人独修的功夫,所以玄空太极门的掌门基本也就是下一任的掌派人了。而比八个掌门身份再高一级的就是掌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