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我的二战 >  第68章

第68章(1/7)

    戴笠点头说道:“是的,这个消息明天上午就回公布。”

    何应钦叹气说道:“陈起即使再组建二十个步兵师,他的军事实力也能够武力统一北方。委员长我们必须早作打算,否则将来就是南北朝的局面!”

    杨永泰叹气说:“没想到陈起的势力就像吹气球一样膨胀起来了,到现在我们竟然无法抵挡他们。委员长,陈起的意思是在向我们示威,估计是南京的和谈刺激了他们。这几天大家陪委员长参观了不少工厂,大家应该可以看出我们之间的差距。我们现在还不能和他们完全撕破脸,否则华北就会全部落到陈起手里或者日本人手里。”

    蒋志清一听这几天的参观考察就叹气说道:“蔚文,你将这几天搜集到的情况向大家通报一下,你们看看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差距。”

    林蔚拿出一张纸说道:“这些数字不是很准确,但是真实情况只会比这多不会少。救国军在两年的时间里共建成了工矿企业六百三十九家,在建的工矿企业还有三百四十五家。这些在建工厂在一年到两年内会全部投产。到时候他们就能够提供所有的军事和工业发展原材料。他们每年的钢产量达到三百万吨,加兰德步枪超过三百万支,坦克装甲车五千辆,卡车六万辆,子弹和炮弹无法统计。”

    所有的人都吃惊的看着林蔚,因为他们实在无法相信这是两年内中国人取得成果。当年陈起辖地内根本就是苦寒边塞之地,可是现在却变成了工业重镇。国民政府这两年也在高调宣传大兴实业,可是全国新建的工业都不如他们一个钢铁厂的产出。

    孔祥熙接着说道:“这些仅仅是重工业方面的成就,他们在轻工业和医药领域同样成果非凡。丝袜和盘尼西林就不说了,大家使用的新式家电几乎全部都是绥远和察哈尔生产的。美国商务部的一份统计数据很能说明问题。来自中国的冰箱和电视机已经占据了美国市场的四成,时尚服装更是占据了美国的七成。美国人从做饭的新式燃气灶、微波炉到洗碗用的洗涤剂全部产自绥远。方便面这个绥远的产品已经成为了美国人的必须生活用品,就连美国军方都采购了一部分。

    如果不是绥远每年都要从美国引进超过几亿美元的工业设备和技术,只怕美国人早就急了。同样的问题也在英法德意等欧洲诸国,他们为了减少贸易逆差什么东西都向绥远出售。所以你们在绥远的工厂里能看到了各国拿手的大型工业设备。

    我估计他们每年能从国外赚到了大约三亿美金。他们每年在国内的收益那就更多了。现在淞沪杭的大企业家都将工厂往绥远迁移,或者是在这里开设工厂在上海设立销售中心。如果我们再不采取措施,几年后国民政府就会没有财政收入。”

    何应钦问道:“天津海关的关税是不是增长了很多?”

    孔祥熙摇头说:“增长的不是很多。主要是陈起他们利用了原料出口在关税上的优惠,将这些商品全部都以原料的名义出口再在外国组装贴上商标进行销售。所以我们根本就不可能征收他们多少税。”

    蒋志清说道:“我们这次考察就是想摸摸底,然后他们必须重新拟定新的税收标准。这些逃税的行为必须制止。”

    何应钦不好意思的说:“委员长,这个长城抗战时期我委托陈起购进了许多药品和弹药,这些药品和弹药已经全部都被运往了南昌。这些物资都是没有付款的,我怕陈起会在这上面做文章。”

    蒋志清知道何应钦的意思。那就是北方大战连连中央政府一分钱都没有出,而且还将海外侨胞捐款大部分挪用了。一旦撕破了脸,只怕这些事情爆出去就是大丑闻。老蒋叹气地说道:“原本指望陈起能够和日本人互相牵制,这样我们就省心了。可是没想到我们养虎为患,陈起现在是羽翼已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