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2/4)
章开头500字见立意。以情节跌宕或者文字取巧吸引眼球,前者最佳,后者次之。所谓三岁看老,看人是如此,看书也是一样的道理,读者浮躁啊,哪受得了一个写手慢吞吞抖搂私货,再大的大婶这么搞也要扑街。这本《凡途仙路》,如果不是有浓重的烽火戏诸侯式风格,我可能也就要速度放弃了,因为从读者角度来看,第一章3450个字,除了让我马马虎虎记住了主角丁三甲这个还算新鲜的名字外,再无其它。顺便说一句,我大学就是钱塘江边读的,而且本身是杭州人,还真不知道除了观潮的时候被卷走之外,有人没事愿意去江里游泳,钱塘江脏啊。你要以扑腾钱塘江引出都市异能,这个桥段不能说下乘,但起码称不上取巧制胜。
新人要出头,靠啥,靠剑走偏锋,重剑无锋这种玩意,那是超一线非小白文大婶才敢做的壮举,新人就应该很“势利”地去制造冲突,起伏,和惊险,就像咱那傻x兄弟的斗破,书的文笔不说,退婚废柴流设置,在我们朋友圈子里都是公认的经典段子,一开始就勾引起读者的共鸣、愤懑或者酣畅,这才是网文的大杀器。反观《凡途仙路》,一开始就是一句唏嘘感慨,接下来描述丁三甲的第二句话后半段还是感慨,接下来继续站在上帝角度议论和评判,读者能不腻歪?不是说不可以玩弄文字,把华丽铺张的一面呈现给读者,但就如我这篇评论的题目所言,故事要永远高于一切,你得老老实实勤勤恳恳讲一个故事给读者听,用实在的情节告诉读者:我这本书很有趣,作者不一味文青,乐意把一个个精彩的段子奉献出来。
道理总是苍白的,既然是都市文,而且还是烽火式的废柴装b路线,那就容我以自己的作品举例说明,《陈二狗》开头第一章写了啥,写了一帮驴友,但最大的笔墨还在于第一女主角曹兼葭,显然,她的女神是在为陈二狗的刁民做铺垫,女神越是高高在上,代入男主的征服欲和成就感就越会强烈,陈二狗的第一章,虽说没有剧烈的冲突,但毕竟留下了一个巨大悬念:这样的骄傲天鹅愿意青眼那只窝在小旮旯的农民男人吗?跟这个开头类似的还有我那本马甲作品《宗教裁判所》,在《癞蛤蟆》之前,我都习惯并且喜欢把第一女主在开头就拎出来,而且这样的女主,一定是要天下无双的,特立独行的,我以前被作者群拉去“讲课”的时候就说过,一本作品出现的第一个女人必须足够强大,杜绝花瓶和庸俗。至于《癞蛤蟆》,就更适合一般网文了,开头就设置了个小冲突,描写了豹子的荒诞和商雀的惊艳,唯独对男主角吝啬描写,甚至冲突的全程都没有让男主出手,这是我一贯拿手的技巧,抛开装b与否,这是一种相对能够激发读者追看下去的手段,红花漂不漂亮,未必需要作者大篇幅描写红花的灿烂,把陪衬的绿叶写好了,红花自然出彩,而且还能让读者觉得水到渠成,装b,之所以几乎所有写手都避免不了,肯定是有其强大之处的,走跋扈内涵狠辣这几条装b路线,就得走出自己的路子,尽量不矫情不做作,可以铺垫酝酿,但出手力求一击毙命,让读者酣畅淋漓,爽,简单一个字,真要做到何其难。《凡途仙路》的第一章,就属于典型闷骚却不到点子上的类型,主角身世不明,性格模糊,一切都云里雾里,就跟某青楼姑娘穿着厚实的衣裳跳热舞,还非啥都不脱,小曲儿也不唱,琵琶遮面姗姗来迟的,嫖客们口袋里有再多银子,也不愿意砸,是这个理吧?
模仿我风格的写手一直前仆后继,可感觉红起来的没有一个,说透了,就是只看到了烽火那老太监文字挺有意思,跟一般人不太一样,比较贱比较骚,却没有看到从极品到如今癞蛤蟆的一个个段落设置,以及越来越少的居高临下式讲道理,做子女的尚且不喜欢听父母唠叨做人做事该如何如何,读者作为上帝,凭啥愿意看咱们道貌岸然?除去新颖的开头,3万字必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