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竹笕(1/2)
时间说快也快,十几天一晃而过,原本空无一物的土地上齐齐冒出了nen绿色的小芽,这小麦刚冒出芽的时候就要打一遍杀虫子的药,春天nuan和,哪个出了冬的虫子都想来尝一口麦芽的清甜。等麦苗长齐了一daodao土畦,春耕才算圆满结束,剩下的便是日常麦田的除草、浇水、维护。虽然说田地里的事不紧迫不忙了,但是卫祯明手里活儿却没停过,他赶在清明前可办成了一件大事。
卫祯明和张一诚、张全沿着后山山泉水倾泻的水daozuo了一dao引水下liu的竹笕,竹笕甚至能直直通到卫祯明居住的茅草屋,给自己家的厨房引来了鲜活的山泉水,着实省去了不少挑水的功夫。
依靠后山缓缓的山势zuo引水的竹笕,这件事卫祯明老早就开始思想了,一直放在心里面临近到过年才给大家伙儿说了下交了个底。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守着偌大的后山可是要把这满后山的资源全bu利用上,若是未来有钱了,卫祯明还想把整个后山承包了去呢。
能够zuo竹笕的前提是找到一方水种,顺着山下的溪liu一路上溯,得在后山中找一方上佳的泉眼,最好是悬崖峭bi岩feng中汩汩涌出的山泉水。古人在书里描述这种水为“岩浆水”,“岩浆水”出自层层叠叠的岩石之中,无论春夏秋冬都不曾断liu,水质干净清冽甘甜,且泉水自带温度,冬nuan夏凉。煮菜烹茶,自有一番极佳味dao。
陆放翁有诗曰:“地炉枯叶夜煨芋,竹笕寒泉晨灌蔬。”
笕的意思是导水用的guan子,竹笕的意思就是用竹guan连接成导水的长通dao,这种独特的人造景观尤其在更偏南方水系更丰富的一带常见,卫祯明也是实地考察过后山和自己家的情形,有山有水有竹子,此事能zuo!
后山缺成年的木材可是不缺成年的竹子。仨人一人提着一把砍刀上后山竹林,专门找碗口那么cu的mao竹,碗口cu细代表着这竹子内bi已经彻底长成,砍伐下来的mao竹随意一量就有五六丈的长度,就地削去枝叶剖成两半,再用凿刀一点一点打通其中的竹节,让水liu平hua无阻地穿过,竹节长chu1能有一人高,一gen长竹至少也有八九个竹节,大bu分时间都花在凿竹节这一项上了。一上午的时间伐倒了估计有几十gen竹子他们才作罢,砍少了也没事,竹子多的是,大不了再来一趟。
卫祯明拿麻绳麻利地把刨好的竹子搂到了一起,再绑到几棵他们zuo过标记的树杆边,准备先透透气晾上两天,也不用担心人偷,没人会偷漫山遍野的竹子。
“明天咱们早点来给竹guan上清漆。”
张全收拾好砍刀凿刀,默默说了这么一句。
“怎么说?”卫祯明见他面有紧张问dao。
“我摸了摸竹子下的泥土,shi得粘手还松松ruanruan的,竹笋蹿出来估计也就这明后天了。”
“那咱可要赶紧上山挖了,竹笋这一天一个样的时节物,你比别人早挖一天卖的价钱都不一样啊。”张一诚补充dao,哪怕是离山林最远最不常去山林的他都发现了其中的关窍。
今年天气冷得早nuan得早,笋出的绝对早,也只有跟着卫祯明这种就在山脚下住着并且一春耕完就开始往后山里跑的人才能发现不同寻常的地方。
幸好他们提前感觉到了,这要跟着尚水村的大bu队一起挖笋指不定少挖多少竹笋呢。
歇了一会儿,仨人才背着砍刀锉刀等工ju下山去。
回到自己家后卫祯明也没通知多少人,就熟悉的那两家人,张全家和张小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