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十年代被娇养 第52节(2/4)
出了问题,甚至有些到了最后,生产线也没有完全搭建好,唯有军需厂筹备组负责的这一个把生产线全部都搭建起来了,生产出来的产品全线达到了所有的指标要求,而从来意见多多的外国专家,对当地的工作赞不绝口。诺德和贝法走后的第二天,苏净禾与聂正崖就被军需厂的领导先后找去谈话,分别升了两级跟三级,还推荐他们去参加小范围的高考。
“考得上考不上都不要紧,如果考上了,毕业之后照旧分配回我们这里,如果考不上,我就给你单独写转正申请。”
领导笑呵呵地对苏净禾说。
第67章
这几年里, 虽然一直有恢复高考的风声,但是并没有真正落地实行,学生入学只能通过争取工农兵推荐名额, 部分高校会要求进行能力测试, 再决定是否同意入学, 有些院校则不会对学生能力做任何要求。
这些学生毕业之后, 会回到推荐他们入学的单位或者公社继续工作, 不再由学校进行分配。
筹备组推荐他们进入的是一所军属大学, 苏净禾将进入中文系,聂正崖则是数学系。
“上回二区的领导看到小苏你的报告稿,觉得这个女同志素质很高,有心要培养你,让你将来去做二区文秘,这才特地给你安排了中文系,这可是最抢手的专业!”
筹备组的领导给透了个底。
“小聂这边, 我们的想法是,等他毕业回来直接就进入技术组。”
苏净禾并不怎么想要去做文秘, 诚然文秘的发展前景很大, 又经常出现在领导身边, 很容易就会得到往上晋升的机会,可对于个人的行为束缚也更严格。
比起文秘,她更愿意去跟做实际的项目, 类似譬如之前的外访团的翻译,甚至后续做接待,都能通过个人的努力,做出实际的效果。
而文秘的个人风格往往都会被藏匿起来。
她把自己的想法跟聂正崖说了。
“……现在筹备组的生产线都已经上了轨道,如果毕业之后回来, 除了日常的行政工作,公文撰写肯定会占很大一部分……”
聂正崖几乎没有怎么想,就说道:“那我们都不要去了,把这次机会让给组里其他同志。”
他对物理、机电专业更感兴趣,也并不觉得数学专业能助力自己将来做技术研发。
而这个军属的大学虽然在本地算不错,可放在全国其实排名称不上靠前。
这样一个机会,在普通人看来也许难得,然而在他眼里,属实有点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现在既然苏净禾也不喜欢,决定不去念大学,如果自己去了,两人这样长期一个读书,一个工作地分开,他是绝对不愿意的。
聂正崖笑着说:“反正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恢复高考也就是最近一两年的事情了,我们挑个好学校,选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到时候同一年入学,肯定比现在要好。”
两人这几年来,一直没有中断过学习,他们身边有足够的教辅资料,又都是自律上进的性格。
聂正崖很自信,只要给一个机会,自己要进入理想的大学并不难。至于苏净禾,更是从来只有更聪明的份,以前在小尾村的时候,很多外语类的知识都是由她来教授自己。
两人商定之后,先后回绝了自己的推荐名额。
筹备组的领导很意外,像这样的香饽饽,从来听说过去争去抢,没见过有人往外推的。
苏净禾给的理由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
她说自己年纪还小,筹备组里还有很多工作经验更丰富,为军需厂奉献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