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水滸英雄之武穆传奇 >  第二十章 援淮西、灭杨么(一)

第二十章 援淮西、灭杨么(一)(2/3)

江府,刘光世军守建康府。

    不只敌方知道岳家军不好惹,南宋朝廷以及所有将领更清楚。其中感受最深刻的,除了高宗之外,就属岳飞的老上司张俊了。岳飞在他麾下那两年,他名下的战功几乎全部都是託岳飞的福才能获得。所以他马上奏请高宗,下詔给岳飞,让他出兵救援淮西。

    两军交战之后,幸好南宋军队都奋勇抗战,接连打了几个胜仗:首先是韩世忠在大仪镇大败金兵,掳获金人铁骑将官挞也;稍后,韩世忠的部将解元又击败金人于承州,擒获一百五十馀人。

    长江北岸的庐州知州、兼淮南西路安抚使仇悆拒绝执行其上级刘光世撤守的命令,刘光世派统制张琦来问他的罪,仇悆说:「你们这些孬种不愿守卫国土,为何一定要逼我跟你们一样?我已经决定用性命捍卫国家!敌人还没来就先逃走,真不知你们以后到底还有甚么可让人民倚赖?」

    张琦被说得脸上羞红,只好作罢,忿忿回去覆命。

    仇悆手中只有召募来的庐州和寿州守军几百人以及二千乡兵,居然几次打退偽齐攻势。十二月,刘麟又增兵攻打,金兀朮亲自担任后援,所幸岳家军由鄂州赶到,统制徐庆和牛皋先胜一仗,后来岳飞亲自蒞临率军重击偽齐军,才解了庐州之围。

    此时,金太宗正好病危将死,完顏宗辅、完顏昌和金兀朮撤兵回国。偽齐独木难撑,只好结束战争。

    建炎四年二月,原出身盗匪的京东西路东平府鈐辖孔彦舟又起兵作乱,一路杀到鼎州北面的澧州。

    湖南境内农民起义军领袖鐘相趁着地方官员逃遁的机会,也发动叛乱自立为楚王,建立了割据政权,很快就佔据了洞庭湖滨的大部分州县。

    孔彦舟军击破鐘相的大寨,俘虏并处死了鐘相夫妻与长子鐘子昂,然后北上投降了偽齐。

    鐘相死后,澧州的残部杨太转移到辰阳县,和鐘相另一个儿子鐘子义合流,声势日益壮大。鐘子义虽被称为「太子」,但只是名义上的领袖,杨华、杨广、杨太等才是真正的首领;其中杨太因为年纪最轻,被称为杨幺。

    建炎四年六月,宋廷任命程昌?为鼎州澧州镇抚使兼鼎州知州,负责剿匪。程昌?招降了杨华,后来杨广又被部下所杀,由杨幺独掌大权,自称「大圣天王」,以黄诚为谋士。

    杨幺大败程昌?的水军,并造出三十艘左右能载千人的大型战舰,称为车船;船上设有踏板,可用人工蹬踩以加快速度,缺点则是不能在浅水中行驶。他还拥有几百艘轻快的海鰍战船协同作战。

    一直到绍兴三年,曹成等陆上盗匪已经都被岳飞剿除;但是程昌?不但无法镇压杨幺,反而让他日益壮大,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绍兴三年六月,朝廷任命王燮为荆南府潭州鼎州澧州岳州鄂州制置使,以其「神武前军」一万多人为主;总共召集五万多人马围剿杨幺。杨幺倚仗优良的水军,将统制崔增和吴全的一万水军全数歼灭,又在陆上乘胜击溃了王燮的「神武前军」。

    岳飞原本计画收復襄阳六郡之后,回头就要对付杨么的农民起义军;结果被援救淮西的事情耽搁了一下,直到绍兴五年才开始进行。

    绍兴五年二月,岳飞从池州去平江府晋见高宗,并随同高宗返回临安。高宗任命岳飞为两镇节度使,又加上荆湖南路荆湖北路襄阳府路制置使,再升为「神武后军」都统制,赐钱十万贯,帛五千匹,并且命他带领麾下人马,务必扫平盘踞在洞庭湖多年的杨么一伙贼眾。

    朝廷最怕武将们在出师征讨过程中把事权扩大,以致发生武人专擅、尾大不掉的弊病,可是在实务上又难以遥控;所以从北宋中叶以来,就逐渐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在负实际责任的武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