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极品御用闲人 >  第十一桶 第三百一十八碗 王战的另外一面

第十一桶 第三百一十八碗 王战的另外一面(2/5)



    “相爷,先帝创业不易,九死一生方有今天雄踞天下的格局。你我都受先帝厚恩,这个时候咱们必须站出来说话。古训‘妇人宦官不得干政’,耶律太妃如今所为,已经背离先帝的意思,我们要有所行动。”韩世忠的话可谓语重心长。

    听他提起高祖武皇帝,尚同良也严肃起来。可以想见,圣上此次明摆着要给耶律太妃一个警告,以她近来的作风,势力要有所报复。如果长此演变下去,谁也不敢保证大燕朝不会出现一个吕后,甚至武则天。

    “韩大人,你说得不错。高祖皇帝待你我一干臣子恩重如山,若非先帝,你我便没有今日的高官显爵,国家也不会如此昌盛强大。老夫与先太师童贯,河间郡王林冲受先帝遗诏,顾命辅政,如今太师已然仙逝,我决不允许大燕落在他人手中。要动手就趁早!”尚同良说道。

    韩世忠频频点头:“相爷所言极是。可是现在……会不会早了一点?”他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耶律太妃在先帝归天以后,所作所为的确有些出格,但还够不上什么滔天大罪。如果现在对她不利,恐若天下人非议,毕竟她是先帝至爱之人。

    “早?哈哈,尚书大人,你以为老夫还能活几年?”尚同良笑问道。

    韩世忠闻言一愣,私下里他与其他大臣不是没有议论过这件事情。现在尚相是百官之首,朝廷领袖,可他将为人瑞,万一哪天驾鹤西归,朝廷谁来统领?

    “相爷吉人自有天相……”韩世忠本想说几句场面话。

    “算了吧,先帝对我国家民族有盖世之功,但还是因为操劳过度,壮年早逝,上天何曾眷顾过?老夫为官一生,历六朝皇帝,要说功劳嘛,也不是没有。但现在,我唯一的心愿,就是替新君扫平道路,替国家开创一个稳定的政局。这些日子,我看得清楚,宫里母强子弱,早晚必生祸害。”尚同良说话时的神色,连韩世忠这等人也看得暗自心惊。

    “那相爷打算如何着手?”思之再三,韩世忠谨慎的问道。

    尚同良端起茶杯,却未饮一口,略一思索,随即说道:“推波助澜。”

    通往北京的官道之上,一行人,十余骑正疾速开进。他们全着便装,带有兵器,仿佛江湖豪侠。但看这群人的神态,却十分拘谨,惟有其中一人,丰神如玉,令人侧目。

    这一行正是王轼等人,吐蕃既定,王轼使命完成,正要回京复命。第一次上战场,指挥不到一营兵力,取得如此辉煌战绩,威王注定一战便名扬四海。不过王轼却没有太多的欣喜,呼延灼仍旧保留着西南行军元帅的头衔,控制着三省军队。回到京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上奏皇兄,削了他的兵权。

    正全带开进间,照面一队人马也是风一般的卷过,王轼本没有留意,但突然背后响起一声呼唤:“威王殿下?”

    勒住缰绳,王轼调转马头一看,这不是天子身边的近臣朱熹么?他怎么到这里来了?

    朱熹带了随从匆匆赶回,翻身下马,十步之外遥拜道:“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哦,敢问朱大人,喜从何来?”王轼问道。

    朱熹面露笑容,大声说道:“殿下扫平吐蕃,维护国家统一,立下盖世奇功。天子龙颜大悦,特派臣为钦差,前来迎候殿下,并宣读册封诏书。”

    一听他带有诏命,王轼才明白他为什么不下跪,忙下了马,准备接旨。朱熹上前扶住:“哎,殿下,这里也不是京城,大家都穿便服,不方便。诏书在此,殿下自取去,下官口头传达便是。”说罢,从身边侍从手中取过诏书匣子交于王轼。

    “圣上有旨,威王神武,以八百壮士横扫吐蕃,旷古绝今。特赐‘天策上将’衔,为国家最高军衔,只授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