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继室 >  第113节

第113节(3/5)



    可这群马匪的窝点隐匿在山林之间,马匪本身也是来去自如。甚至于好几次仗着熟知西南的地形,队伍精悍个个身手了得,重创驻兵。胡霍带人剿杀也剿杀多回,然而打回去,这群人下次依旧卷土重来。

    这般反反复复的起兵,既劳民又伤财,胡霍等一众将士更是不堪其扰。

    胡霍也曾派也曾派人仔细勘察过这一带的地形,企图描下此处精准的地图,好叫手下之人一举断了土匪的窝点。然而根本死伤了大半将士,只堪堪弄出个囫囵的舆图。如此受制,才使得驻兵剿匪之事变得十分被动。

    久而久之,这件事便搁置了下来。胡霍这些年镇守此地,昆城大大小小的兵祸,他们都是以防守为主,甚少有主动出击的。

    周博雅与沐长风既然决定尽快解决,自然选择主动出击。虽说胡霍留下的舆图并不完整,但大致的方位却标注的清楚。那些山林沼泽确实不便,但也并非无计可施。这时候就显出博闻强识的好处,周公子完全可以根据土壤的湿度判断如何行进。

    另外,不得不夸一句,郭满当真是周公子的福将。

    蛇虫鼠蚁这些东西虽然恶心,但也有将这些东西当玩物的人在。比如说苗寨出身的雾花,有她在,草木再茂盛,也不惧草缝之中隐匿的毒物。

    剿匪之事,有雾花在,简直事半功倍。

    结果困扰了胡霍多年的马匪,在周公子与沐长风以及风满楼那群杀人疯子的掺和之下,短短三个月便剿得干干净净。

    等一切结束下山之时,周公子仰头看着惨白的天空,私自决定要将头功记在郭满的头上。

    第164章 第一百六十四章

    京城说召回便召回, 旨意来得猝不及防。

    周博雅的折子半个月前才呈到御书房,京城的来使携圣旨千里迢迢到达昆城驻地——惠明帝的大限将至。换言之,他久病不治,快要驾崩了。如今新皇继位在即, 禅位诏书已经下达视听, 大召即将迎接赵氏皇族的第五代帝王。

    惠明帝不服老也不行,日益昏沉的神志不能支撑他继续理政处理国事。惠明帝临老了才想做些下了地下能给祖宗交代的决定——他圈禁了疼宠的淑妃母子,择太子继位。

    太子天性仁德, 在几个兄弟中最能容人且尚且算任人唯贤。不吝余力,为谋天下之福祉殚精竭虑,是个可堪大任的人选。两年前荆州一案,他甚至以身犯险救下荆州一洲百万百姓性命。如此功绩赫赫,获朝野上下一片拥戴。

    一是惠明帝自己放心,二则此举乃大势所趋。比起暴戾且颇有些刚愎自用的二皇子,太子则宽厚得多。由赵宥鸣继位, 惠明帝便不担心自己驾崩, 赵氏皇族兄弟阋墙。

    诏书一下, 登基大典便定在明年年初。

    新皇继位要迎苍天,奠玉帛, 行继位大礼, 大赦天下。新皇则必须即位大典后面见百官,受百官朝贺。不过大召与前朝不同, 新皇继位, 只需朝中五品之上的官员进行观礼朝贺便可。胡霍乃从三品一方大员, 自然也是要随着一起进京。

    然而他身为西南驻地的主心骨,是轻易不能离开的。

    此地多年来靠胡霍一系人来恫吓来犯的敌人。虽说如今因周公子沐长风搜剿西南,此地兵祸之事暂告一段落,无论边陲小国还是悍匪流民皆元气大伤。但即便如此,边陲的兵妨却丝毫不容懈怠。毕竟只要稍有松懈,就等于给大召国土在西南一角开了口子,好叫有心之人趁人之危。所以离开之前,务必选出一个能代替他镇守西南的人出来。

    不过胡霍手下的猛将不少,但能冒头之人却几乎没有,如此一来,委实磕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