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何日请长缨 >  何日请长缨 第273节

何日请长缨 第273节(3/6)

还真能激起共鸣。

    关于工匠精神和工程师精神的这个说法,其实并不是于晓惠的发明,而是来自于习惯逆向思维的唐子风。

    当今世界上的两大机床强国德国和日本,都有关于工匠精神的传说,诸如下水道旁边必须埋油纸包,马桶必须刷七次,临了还要喝一口马桶水等等,这都是曾被传为美谈的。

    工匠精神应用得当,自然是质量的保证。但如果把工匠精神发展到极端,就难免会导致僵化。这就有点像注意个人卫生一样,不讲卫生当然是不对的,但如果把讲卫生发展成洁癖,这个人也是不正常的,他将会失去许多生活的乐趣。

    临机集团一直将德日的机床企业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对于这些对手的特征有相当深入的研究。集团技术部门指出,德日的机床企业最大的优势在产品的精度高,这得益于它们的零部件水平,临机集团要想在短时间内达到同样的水平,难度很大。

    但同时,集团技术部门也发现,德日企业的系统集成能力不强,机床整机的水平低于零部件的水平,形成一加一小于二的结果。

    技术部门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零部件水平的拖累。每一个零部件都追求最优,结果就是零部件之间的协调性受到了影响。

    唐子风正是针对这种情况,发明出了一个工匠精神与工程师精神对冲的理论,认为追求工匠精神必然导致工程师精神欠缺。

    于晓惠是个搞技术的人,对于这种什么精神的说法,一向是付之一笑。今天,卢玉杰上来就大谈什么精神、什么文化,楚占龙看起来似乎还挺相信卢玉杰的话,于晓惠也就不得不拿出唐子风的理论来对付卢玉杰了。

    卢玉杰是个文科生,有情怀而不懂技术,跟他谈技术是对牛弹琴。要战胜一个文科生,必须使用另一个文科生的理论,而唐子风,恰恰就是一个擅长于发明奇谈怪论的文科生。

    “于总工,你刚才说,搞大型系统设计的理论和经验,德国、日本都是欠缺的,那么,咱们国家就有这方面的理论吗?”徐金云抛出了一个问题。他是跟着楚占龙创业的老人,有工业生产的经验,提出的问题也更有针对性。

    于晓惠很笃定地点点头,说道:“有。目前,在关于机床系统优化方面,我们国家的研究水平是最高的,代表人物就是清华大学机械学院的肖文珺教授,她是我的老师,而且,她还是我们唐总的夫人。”

    第565章 系统优化

    机床系统化设计的概念并不是由中国学者首创的,其思想可以一直追溯到机床起源的年代,在那个时候,中国人甚至还没有接触过现代意义上的机床。

    什么叫系统化设计,如何做系统化设计,在过去200年中有着不少讨论,但真正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却是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而在其中做出最大贡献的,便是来自于中国的工程师和学者。

    自2000年开始,中国便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床消费国,随后又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床生产国。生产技术的进步,从来都是与应用息息相关的。丰富的应用实践,为工程师和学者们提供了海量的研究数据,这便促成了中国在机床系统化设计领域里的飞速进步。

    肖文珺从十几年前便开始进入这个领域,凭借着她的天资以及临机集团、苍龙研究院所提供的实践机会,她很快就成为这个领域里的佼佼者。到现在,在全球范围内,如果肖文珺自谦说自己的水平只能排第二,还真没有哪个人敢跳出来说自己是第一。

    肖文珺所研究的机床系统化问题,涉及到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单台机床的最优化设计。她所以会在这个方面做出成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