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节(2/5)
然而眼下不好插嘴,只能听这些大臣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只有高渊和他的岳父顾尚仁没有参与,也不知是不是顾及他的面子。永淳帝没等这些人说完,突然打断道:“你们说的朕难道不知道?今天是让你们告诉朕,如何把学堂办好,不是问你们办不办!”
皇帝一发怒,臣子们自然都不敢明着触他逆鳞,只是神情明显不怎么服气,大概还是认为永淳帝不懂事,生不出十分的敬畏。
永淳帝最烦他们露出这种表情,轻咳了一声,目光投向方长庚。
方长庚心知要想让永淳帝信任,此时必然要站出来,不然不管之前他和永淳帝是否有过师生之谊,他将来都没好果子吃。
顶着压力,方长庚走出来:“臣有话说。”
第143章 争论
他这一站出来, 顾尚仁的脸色霎时变了, 心里暗骂他强出头, 让皇帝当枪使。
可方长庚这会儿再不说话, 事情就没个头了。说了说去还不是这帮老顽固死守着老规矩, 不见棺材不掉泪。
众人的目光全集中在方长庚身上,礼部尚书更是眼一乜, 想看看他能说出什么话来。
方长庚理顺思路, 清清嗓子便开口道:“我确有一事想问问各位大人,绝非故意冒犯。先帝在世时曾说西方人’好机巧, 善制作’, 不仅召见他们一起研究天文历法,更是请法国来的郝先生教皇上英吉利文, 数年来日夜不辍,可见先帝早已明白西方有□□可学习之处。如今大人们皆反对建洋学堂,这不就是说先帝的做法的是错的?”
徐达仁脸色一变,心想这小子敢给他们戴高帽子, 当即反驳道:“哼, 你这招在我面前可没用。正是认为先帝做得对, 所以我等诸位才始终不同意办什么洋学堂。”
他别有深意地停了片刻,似乎想看到方长庚无措的样子。
可惜方长庚已经有了应对的办法,不管他说什么,他都能再辩上一辩,便作出洗耳恭听状。
徐达仁略有些失望,不过也不再卖关子, 接着说下去:“先帝在时,多是出于对洋人雕虫小技的兴趣才对其颇有看重,可从未说过要让天下百姓都学洋文还有那些不知所云的洋知识,以先帝之圣明,若是觉得有必要,难道会拖到咳咳还什么都没做?你这么胡乱揣测先帝的意思,到底是想干什么啊——”
方长庚心道,昭武帝早就有办洋学堂的意思,还为此两次召见过他,怎么会是向徐达仁说的没有必要?然而这事从未宣扬出去,更没有明旨让人信服。其实方长庚也明白,昭武帝虽有学西方之意,到底还是漫不经心,多半心里对西方还是存了轻蔑,自然不可能将推广西学视为重中之重。
他忍不住深吸一口气,极其专注地与徐达仁对视:“大人方才说洋人的知识技术是雕虫小技,可大人可曾去过西方?知道洋人们如今在做什么,又是如何看待我们大昭,又存了什么野心?”
徐达仁恼羞成怒:“我用不着去,更用不着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他们这些蕞尔之邦派人来我朝进贡,还有我们屈尊降贵去他们那儿回礼的道理?!”
方长庚这时反倒没脾气了,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好声好气道:“徐大人先不要动怒,有话咱们好好说。我想再问大人一句,人家派使臣来咱们地盘上把咱们里里外外的情况都打探清楚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可咱们却对对方一无所知,这是犯了兵家大忌,难道大人不觉得这是不详的征兆?恕我直言,我与郝先生时常探讨中西异同,不说别的,光是军事武器的威力就远超我国,更不说他们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已经能让他们的人轻易踏上咱们的国土,这些都将是威胁大昭安危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