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贞观情仇 >  第三十三章 歷史竟重演

第三十三章 歷史竟重演(3/4)

特别准许他乘着小轿子到朝所。更离谱的是,李泰不肯去藩王该去的封地,硬要留在长安,皇帝也就随他。淑妃想到了自己的恪儿循规蹈矩,去了封地,以致长年见不到面,而李泰却常常出现在皇帝面前,处处设法讨他父皇欢心!淑妃不由得满怀不平。

    为了李恪,淑妃实在很想说李泰的坏话,却又唯恐太露痕跡。于是,她沉默了片刻,才以客观的语气说道:“皇上这么欣赏四皇子,也就难怪太子不安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李世民这才恍然大悟,想起了承乾发表的自我辩护之辞:“儿臣既为太子,夫復何求?但为李泰所图,才与朝臣谋划自保的办法,也才有小人教儿臣图谋不轨。倘若父皇改立李泰为太子,就中了他的计了!”

    这么一想,李世民不禁哀喊出声:“天哪!朕竟然犯了当年父皇所犯的同样错误!原来,承乾是怕步他大伯父的后尘,才鋌而走险!若是朕叫泰儿一定要去他的封地,不让他留在长安,承乾就不至于谋反了!”

    李世民简直难以相信,自己一世英明,但在做父亲这方面,却居然跟才具平庸的父皇一模一样!他忍不住暗叹:人生多么讽刺!

    由于发现自己也有责任,李世民不忍心处死承乾。第二天,他授意审理承乾谋反案的官员们建议,废承乾为庶人。然后,他亲口批准。

    接下来,最大的问题就是改立谁为太子。李世民深知淑妃一向的心愿,也因李恪优秀而有意成全,但又明白长孙无忌必然会反对,而犹豫不决。

    就在这时候,李泰求见。

    李泰以为,太子之位已成了囊中物。然而,为保万无一失,他不顾体胖懒动,赶紧到父皇面前来献殷勤。

    李世民一眼看穿了李泰的来意,不听他东拉西扯,就直言道:“承乾被废了,照理说,你是嫡子,继承顺位反而比你三哥高。只不过,朕对你有一点不放心,就是怕你不能友爱兄弟!”

    “父皇言重了!”李泰连忙辩解道:“儿臣与大哥有过一点磨擦,只是因为,大哥怕儿臣威胁到他的太子地位,一直在设法对付儿臣!若是儿臣当上了太子,绝对不会那么心胸狭窄!儿臣不但不会忌讳弟弟们,还愿意立九弟为儿臣的继承人!”

    “你要立雉奴为你的继承人?”李世民讶然问道,觉得不可思议。

    “是啊!”李泰一边在胖脸上堆满了諂媚的笑容,一边以感性的声调答道:“因为儿臣知道,父皇念在母后去世的时候九弟还小,就在父皇自己的寝宫抚养他,对他特别有感情,所以,儿臣将来打算立九弟为皇太弟。”

    “不过,那不是朕能看得到的一天,你无法向朕保证。”李世民质疑道。

    “父皇若不信,儿臣一当上太子,就杀掉自己的独子,以明心志!”李泰急切保证道。

    李世民一听,陡然心惊---李泰渴求太子之位那种不顾一切的狂热,太像朕自己当年了!

    就是因为看到了自己过去的翻版,李世民反而羞于面对。他长长叹了一口气,只说了一句“你让朕再好好考虑几天吧”,就把李泰打发走了。

    当李世民把李泰这番话转述给諫议大夫褚遂良听,褚遂良大大摇头,表示魏王所言违背常理。

    于是,李泰过度急于求成,反倒落了一场空,并且使李世民想到了原本从未考虑过的李治。

    长孙无忌力主立李治,口口声声:“晋王仁孝,会是守成之君!”

    李世民不放心懦弱的李治,想立李恪,郑重说道:“皇子之中,恪儿英明果决,最像朕!”

    然而,他还是说不过长孙无忌。

    淑妃得知,比十七年前更加大失所望。她生平第一次喝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