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节(4/5)
幽的看着苏锦楼,语气中透着淡淡的质问,“你都成皇帝了,谁能逼得了你?”见苏锦楼张了张嘴,王文珺赶忙又道,“别用什么身先士卒,振奋军心的理由糊弄我,我不吃那一套。”又用帕子在脸上擦了擦眼泪,“我看你就是嫌我烦了,不想看见我了,所以才想躲去边关的。”
“我没啊,我啥时候嫌弃你了?”苏锦楼被王文珺吃的死死的,面对着娇妻通红的双眼,他再也没有心思说什么去边关征战的话了,“我不去了,我哪都不去了,好不好?你,你别哭了。”
说完就把王文珺搂在怀里安慰,而躲在苏锦楼怀中的王文珺却是狡黠一笑,面上无半点气恼与伤心。
哼!这个不着调的老男人,我还治不了你?
正在批阅奏本的苏环闻听坤宁宫那边传来的消息,手中朱笔未停,只淡淡的说道,“知道了,回去后禀告母后,就说父皇那边还需母后多费些心,这几日尽量把人看紧些。”
一相貌平平的宫侍恭敬的回道,“是,奴婢必会将殿下的话原封不动的告知娘娘,奴婢先行告退了。”
苏环批完了一沓奏疏,搁下笔揉了揉酸痛的手腕,想到不正经的亲爹终于打消了御驾亲征的想法,不由长舒了一口气。
他就猜到但凡有母后出马,定能让亲爹回心转意,也不枉他偷偷派人去坤宁宫搬救兵了。
景元六年三月二十太子大婚,这一天碧空如洗,阳光明媚,苏环身着四爪蟒服到太上皇、太后、皇帝、皇后前行三跪九叩之礼,东宫门前停着一顶用红缎围着的八抬彩轿,四周站着十六个銮仪卫。
太子迎亲与普通人家的迎亲并不相同,太子是大晋储君身份尊贵,故而大婚之时无需太子亲迎,而是由专门的迎亲使前去上官家将新娘接回宫里。
迎亲使中除了内务府总管和二十位内务府属官,还有先期选取的十六位年命相合生辰无忌的三品及三品以上大臣之妻担任随侍女官。
迎亲使团到了上官府邸,内监将彩轿陈于中堂之上,吉时已到,上官怡着太子妃礼服出阁,拜别父母祖父,在随侍女官的搀扶下走进了轿子。
尚仪官高呼,“起轿。”
八名内监抬起彩轿,前列仪仗,女官随侍,内务府总管与銮仪卫参领分别率属官与护军在前后引导相护,自皇宫至上官家的道路两旁皆站有身着盔甲的士兵,他们将前来看热闹的平民百姓牢牢的挡在身后,仪仗队一路吹吹打打进入皇宫,及至太子东宫,仪仗停止乐声骤停,众人下马步行。
此时的太子东宫张幕结彩,处处透着喜庆,随侍女官随轿到太子住处伺候太子妃下轿,步入婚房后,等候在婚房里的命妇负责举行合卺仪式。
苏环在命妇的引导下挑起了上官怡头上的大红绸缎盖头,上官怡轻轻眨了眨眼,睫毛似羽扇般扑闪扑闪的晃动着,苏环见了,总感觉心头像是被小猫挠了一下,有些痒,还有些紧张。
毕竟是头一次结婚,苏环身边又从未有过别人,此时进了婚房看见了新娘难免就有些无措,旧朝倒是有在皇子成婚之前,皇帝赐下侍寝宫女的规矩,但苏锦楼本就盼着苏环能与未来的妻子长长久久和和美美的,他连侧妃都不愿给苏环纳,更别提什么侍寝宫女了。
“妾身拜见殿下,”上官怡盈盈一拜,微微低头就露出一段滢白如玉的后颈,看得苏环更加羞涩了。
苏环不敢再看,他悄悄的吐了一口气平缓了心情,“太子妃先行梳洗,本宫去去就来。”
上官怡红了耳根,“是,殿下。”声音细如蚊蝇,若不是苏环耳朵好使,几乎就听不见上官怡的话了。
一想到上官怡也是如自己一般紧张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