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文科学渣的古代种田生活 >  第96节

第96节(3/4)

基本上一掂量就知晓这批长枪品质如何,故拿到手时两人都有些惊喜。

    韶信拿着长枪耍了个枪花,兴致上来,就在原地舞完一套枪法,他长枪舞得如蛟龙出击,动作停下来时,长枪犹在颤动,威势不减。

    “好!”沈歌眼睛一亮,拿起另一杆长枪抛给韶信,“韶大哥,你再看看这杆枪,看它与你手上那杆有何不同。”

    “嗯?”韶信拿过来仔细瞧了瞧,面上有些疑惑。

    荀飞光先发现端倪,接过来仔细看,问,“这两杆枪差不多?”

    沈歌连连点头,这两杆枪论是外观还是重量,乃至手感都差不多。

    这些枪在类似于集体流水线的环境中被生产出来,受个人风格影响极小,比较好做品控,废枪也少。

    “有军士们做好的粗胚打底,铁匠的效率大大提升,这一排枪全是一名铁匠做成的,自然差不多。”

    流水线分工作业出现得比较晚,纵使是沈歌前世也是二十世纪的事,这年头压根没有这种先进的方式。

    荀飞光敏锐地意识到其间的价值,“这么说来除了枪之外,其余事务也可采用这种方法,分工来做。”

    荀飞光几乎一点就通,立即联想到其他行业,如种地,倘若有人专门除草,有人专门播种,有人专门施肥,那么那个人做熟了某一样,动作自然会快得多,合作起来,这一帮人做出来的事也多。

    沈歌点头,“是,不仅长枪能这般做,其他事情亦能这般做。”

    夫夫俩对视一眼,都想到一块去了,唯有韶信还有些不太回得过神来。

    有分工合作的法子在,这一批的军械准备得非常快。

    荀飞光令人将长枪分发下去,五人一组,命将士们迅速将长枪练熟。

    这么多将士,光是各种训练也不顶事,必须得经过真正的战场洗礼,方能练出一支虎狼之师。

    沈歌将这想法与荀飞光一说,荀飞光亦深以为然。

    大燕先前无人这般练过兵,莫说大燕,纵使整个历史上也无人这般练过兵。

    荀飞光知晓沈歌的来历,他以前的奇思妙想亦不计其数,像甚负重跑,拉练,林地生存,水中训练,清凌卫的训练早已自成一家,花样之丰富,整个大燕无军能及。

    在这般洗礼之下,清凌卫的将士越发灵活,从上到下,都有一股“奇”所在,两两对战之下,他们的脑筋往往非常灵活,奇计百出,哪怕荀飞光见到,偶尔都会叹一声。

    荀飞光本身的带兵风格极正,他的兵向来令行禁止,悍勇异常,向来比较少用一些偏奇的计策。

    现今的清凌卫在沈歌提供的建议下,经过不下十种训练,被坑过无数次,但凡参加过两两对战的兵丁都学会了主动去思考,而不是单纯等上峰的命令。

    这么一来,清凌卫上下的灵活性大大增强,更令人头疼,战力也直线上升。

    很明显,清凌卫虽然与沈歌待的时间不长,但这支军队已染上他的个人风格,不再算荀飞光一手带出的兵,而有两人共同的风格。

    此次以战代练,以战养战亦是沈歌的想法。

    这时代可不像后世那样太平,尤其这里乃是南关,周围蛮夷,洋夷无数,占山的土匪也不少,若清凌卫真想找人练手,一片一片地区清理过去,光是南关府就够清凌卫练个一年半载。

    沈歌的第一个目标乃是对准那些占山为王的土匪。

    与沈歌前世看的影视剧或小说不同,这些土匪并不是那些被逼无奈,只能上山的狭义之士,这些土匪凶残蛮狠,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沈歌甚至听过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