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我的死忠粉重生了 >  第70节

第70节(3/4)

值得惊讶的事,因此赵俣并没有怀疑对方归顺的动机。况且,即使有怀疑,赵俣也无法拒绝这样大一份从天而降的馅饼。

    与六万多的精兵相比,和赵佶那点合作算什么。多了这么一大助力,他与三兄弟的势力对比瞬间发生了逆转,根本不再畏惧赵侑赵信。反而是妻族有徐家,亲妹夫有王家,朝中还有一大票嫡系正统支持者的太子赵佶成为了他的劲敌。

    河内起义军递上了归降书,而晋王在朝上极力主张招抚,如此谁还能看不出其中的关联。

    如此,太子与晋王一系的斗争拉开了序幕,再也顾不上曾经的敌人秦王。

    赵侑得了清净,这才得以专心发展民生和一统武力。

    除此之外,河内起义军打入晋王军中势力,对于蚕食晋王一系的力量也很有帮助。

    可说此举完全是一举数得。唯一的短处便是,曾经许诺给萧宓的长平,短时间内是收不回来了,为表诚意,萧家在长平的产业也会成为起义军对晋王的孝敬。

    因此,赵侑在行此举前,专门跟萧宓商量过。

    “若宓儿觉得此计不可,我再想别的对策。”说完后,他又添了一句。要牺牲萧家的利益,他觉得很愧疚,也很羞惭。

    “此计极妙,你尽管去做便是,和大局相比,萧家的些许眼前利益算不得什么。”萧宓听完毫不犹豫地道。

    赵侑对她的一片真心,她早已不再质疑,赵侑争夺来的天下,也是她儿子赵襄将来的天下,与会收获的成果相比,这点牺牲算得了什么。既有一击即中的办法,何必为了这么些眼前利益舍近求远。

    况且,在她的计划中,将长平一带的产业赠予徐元朗,本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收回的。

    赵侑对她的支持十分感动,当下保证:“将来一定会连本带利地让他们还给萧家!”

    “嗯,我相信你!”萧宓坚定地道。

    她的信任让赵侑备受鼓舞,短短九个月时间,便部署着东进的军队一气打进了鲁郡。

    *

    军临城下,还没开打,鲁郡自称大将军的殷恭邃已经在谋士们的撺掇下开始起草投降书。

    裴松听得这消息,匆匆赶到了大将军府中。

    “大将军,此时便认输实在是为时尚早!”裴松一进书房就开口劝道。

    这几年,从荥阳战场逃到鲁郡的裴家慢慢赢得了殷恭邃的信任,裴家父子几人也逐渐在军中担任重任,但想要吞并殷恭邃势力的计划一直无法施展。

    殷恭邃是庸碌不假,但其手下并不缺乏忠心的能人,这是内因。而鲁郡之外,东边的琅琊和南边的彭城均有屯军自立,北边自立的河间守军也一路南下,鲁郡再若内讧必然尸骨无存。

    内忧外患使得裴家一直不敢轻举妄动,一晃就过了四年多,如今赵家的大周军队兵临城下了。

    裴松提议,可派人悄悄从小道出城,联合琅琊彭城共同抗击大周。唇亡齿寒,鲁郡失守,琅琊和彭城也不可能独善其身,所以他们不敢不增援。

    “那有什么用,不过是以卵击石。这几年,和大周对抗的,哪个有好下场,还不如现在就投降,也可使军士们免于无谓死伤。”殷恭邃悲天悯人地道。

    不想军士们无谓死伤是假,殷恭邃自己贪生怕死才是真。

    与其冒险与大周军队对抗,不如早些投降,好歹可保余生富贵。要知道,大周对降臣的政策一直是很优厚和温和的,虽然不会再有军权,家资财产却是能保住的,还能得个不大不小的官位,有能力者甚至可得重用。

    裴松哪里能猜不到对方的想法,心中虽然鄙视,却毫无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