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明朝]科学发展观 >  第228节

第228节(1/3)

    又是孤家寡人一个了。

    朱厚熜坐在殿内,看着突然空荡荡的大殿,还有旁边跟雕像似的都不带喘气的黄公公,不知怎的开始想起虞璁来。

    他见过他的许多合照。

    这个现代的年轻人,活的快乐而恣意,有许多朋友,还喜欢到处旅行。

    跟麻雀似的性子,每张照片里都是阳光灿烂的笑脸。

    他……是怎么熬过,独自一人的十几年的漫漫长夜的?

    朱厚熜其实清楚他和陆炳的事情,毕竟太多蛛丝马迹可以盘查,从黄公公那里也可以探听到许多。

    只是,不管是黄公公的口述也好,还是相关的记载里也好,他陆炳这十几年里战功累累,无论是去蒙古草原还是扶桑之国,都颇使出了一番本事。

    之前跟朱载垕闲聊的时候,还听说过他万军从中取人敌首的逸闻。

    ——怎么可能,你以为你陆叔叔是狙击手呢。

    朱厚熜没把这些奇奇怪怪的传闻放在心上,只一个人坐在冰凉的龙椅上,继续趁着烛光看窗外的落叶。

    孤家寡人呐。

    他今天听完这三个孩子的选择,还当真是有些惊讶。

    倒不是说女儿们的选择有多出乎意料,而是他们三人不谋而合的,都避开了发改委这个选择。

    ·2·

    要知道,发改委这个地方,才是看起来最正确,也最符合所有旁观者预期的位置。

    也可以说,它的存在,就是个直接的危险诱导。

    这里不仅能接触到最前列的权臣,而且可以操控整个国家的发展方向。

    当时沈如婉在通报规则的时候,说的字眼是‘分部’,而不是‘八部之中’,就是在隐晦的暗示他们可以选择发改委。

    可实际上,如果谁敢选择这个,其实第一轮就等同于被淘汰了。

    夜渐深,只有噼啪的烛火声打破寂静。

    朱厚熜的指节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桌面,露出欣慰的笑容来。

    有这样的子女,他也放心了。

    发改委,会联合智囊团和内阁核心成员指定每五年的发展纲领。

    朱厚熜知道,无论是虞璁还是自己,其实都可以找到最贴切的道路,并且努力的把这个国家往繁荣昌盛的方向引导。

    毕竟他和虞璁被赋予的,可不止是对全世界历史的认知。

    还有浩如烟海的政治学记忆。

    无论是马克思的理论,还是现代国家的治国理念,种种的东西哪怕没有看过书,也会随着日常生活镌刻入脑海之中。

    因为他们都已经逐渐习惯了开明而民主的氛围,也见识过了高度繁荣的国家应该是怎样的。

    这,就已经是划时代的金手指了。

    正因如此,如果这三个小孩自不量力,想在连坐班经验都没多少的情况下,贸然接受这控制国家的方向盘,甚至是试图靠制定国策来彰显自己的能力的话,只能成为朱厚熜第一个被否定的人。

    皇帝伸了个懒腰,忽然站了起来,缓缓的走了出去。

    凉风随之入怀,吹开了他宽大的袍袖。

    他抬起头来,看见了天上的繁星。

    北京,已经很久没有如此璀璨的星河了。

    他微微的扬起笑容,无声的凝视那明亮的月光和星辰。

    犹如凝视这个崭新的国家。

    公主府灯火通明。

    戚继光还在外省历练,并没有归来。

    朱寿媖只站在窗边,同样仰望着那一片的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