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宝莲同人逍遥游 >  后记

后记(2/3)

妹妹,给妹妹好的生活,在好的,对的环境下长大,至于心性及人生观的形成,却不是杨戬能做到的了,因为那个时候,杨戬在阐教,杨婵还没多大的时候就跟他分开了,并且为了救瑶姬,杨戬不去看过杨婵,只希望万一有失,可以不牵连到妹妹。

    尘埃落定,封神战结束,女娲也要离开三界了,这个时候,杨戬都多大了,比他小几岁的杨婵又多大了?什么心性都定下来了,不懂得世事险恶,而且在古代的观念里,家也好,仇也罢,那都是男人的担当不是吗?

    杨婵错就错在,她不懂得她所谓无趣,无聊的神仙生活其实有多么可贵,跟沉香一样,以为反抗强权争取自我与自由就是正确的,诚然,这些向往自由的精神历来被历史称颂,是正面的,积极的,但历史背后总有一些不忍目睹的黑暗,就好像教科书与老师都告诉我们,社会要真善美,这是对的,是道德的基本,我们需要这些,但你若是完全相信世界是真善美的,你一定会倒霉,这都是道德不会告诉你的东西,世界就是这样两面并存的。

    没有人会对杨婵说,这三界其实啊,有这么多秘密,天庭是这么回事,天条又是这德行,那是不好的,不善的那面,杨婵知道的多了,对她也没有好处,况且杨戬爱护妹妹,不忍她面对这些。

    是了,就是不忍。

    俞东林不忍让弟弟失望,因为俞东林是没有见识,没有读过书的贫苦小人物,他所知道最大的幸福,就是“要什么能有什么”,这是观念上的本质浅薄,所以他仅仅只能做到这些,成不了气候,也教不好弟弟,俞西河会变得如此恶毒,固然是因为周围环境的影响,也跟他本性有些相关,夜风是人性本恶的支持者,我们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文化,道德,这些使我们明礼知法,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但别忘记人是由动物而来的,不能说动物就性恶了,只是它们为了生存,大多数时候都是自私的。这种天性,并不因为食物充足就不去驱赶领地上的入侵者,所以没有得到正确教育与引导的孩子,那种天真不知世事的残忍被放大,被养成后,就成为恶毒,当然说到底,还是俞东林的责任,他没有给弟弟好的环境,让他长大,虽然前面分析过,俞东林的出身让他在此有局限性,他做不到。

    最后杨婵的“遗忘”也不是夜风不给她机会,去相信二哥,去知道真相。只是这对她来说,是不记得更残忍,还是知道真相更残酷?她所活的世界跟真实不一样,一辈子都在哪里,要不让杨戬为她事事操心,这个才是关键,别人看她时好时坏,她自己觉得日子很好,这就够了。

    杨婵要是正常的话,得历尽波折才有可能相信,但相信了之后呢。

    以后就不在惹出事非了,不,她二哥这么厉害,她一定要杨戬想办法帮她帮魂飞魄散的老刘找回来,如是种种,那就不是逍遥游希望的结局了。

    有亲说了,那句话,从根本上摧毁了杨婵的心念。

    “我没有你这样的妹妹”。

    可她那句“我永远也不会原谅你”何尝不是摧毁了杨戬的心念,所以二哥才会放手,离开,知道妹妹过的还好,没有危险,很平安,就不会再出现了,因为妹妹连他都不认得了,是因为什么?杨戬是会钻牛角尖的人,他死死记得妹妹说的话,永远不会原谅他。即使他不会因此怀恨妹妹,却会注意自己,不要让妹妹平静的生活再起波澜,让她不开心。

    有关龙吉公主,她嫁给洪锦,是由于母后的意愿,她并不喜欢洪锦。

    不要以为她是天庭公主,这样就不正常了,她是王母娘娘的“好女儿”,王母的脾气大家看到了,专权固执,严重点叫跋扈骄横,大约是希望属于自己的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女儿当然也是,这不算什么,父母之命嘛,古代嫁人前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