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带着农科院和爷爷一起穿了 >  带着农科院和爷爷一起穿了 第95节

带着农科院和爷爷一起穿了 第95节(3/4)

的不断提高还没有发生。

    反而因为每年拨款兴修水利的钱越来越多,农业抗旱涝灾害的能力反而加强了。

    “以前重农抑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生产力不够,只要生产力解决了,这些其实都不会是问题。”时知在教导荀皎和阿照时特意点明了她之所以重视机械研发和改造原因,让他们也明白解放劳动力的重要性。

    自从楚国的学子过来,白雀手底下的人就多了许多工作,但一切都是暗中进行,做这一切倒不是怕他们学去什么,而是怕他们中间有人趁着这段时间留下些什么不该留下的。

    “楚国和华国早晚是要统一的,越早完成统一,两地百姓的隔阂就越小,所以学业交流和贸易往来是必须要有的。”时知知道白雀等人在担忧什么,然而目光放长远一些,现在觉得麻烦的东西其实都是在给将来省力气。

    “那些学子近来所受到的触动颇大。”白雀一直都派人关注着他们,自然把他们的动态了解得很仔细。

    时知笑了:“这正是我要的。”

    华国的百姓和儒生其实已经在立国前就开始接受着改变,潜移默化十几年还不觉得什么,可楚国那些人对如今华国的一切都是猝不及防接触的,无论从生活习惯还是思想面貌会受到巨大冲击。

    荀延立国后集权力度不断增强,对各种思想的打压和把控也比大良末期严格的多,从某些方面来说楚国的儒生地位和话语权在直线下降。

    当他们来到江南,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新世界,不可能不触动,尤其是江南这两年民生全面复苏,无论是文化还是经济发展都上了历史新高度,那些学子但凡有点心气就知道要上进。

    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现实往往都是很残酷的,他们在华国见到、学到的东西回到楚国后大部分还是没有用武之地的。

    这种痛苦另一个世界的很多有志青年都曾经品尝过,到那时候他们就会明白,华国拥有时知这样的统治者才是新世界变革的倚仗。

    那时候荀皎的机会才能真正到来!

    这一局棋时知已经下了七八年,她很期待这未来这几批学子回国后的表现,为此她甚至不介意把华国如今最先进的教学知识和思想传授给他们。

    事实也正如时知预测的那样,在经历过最初的不适应和抵触后,绝大多数楚国学子都开始疯狂吸取华国书院所传授的知识,不仅如此他们还有一部分人开始观察华国那些先进的器具设施。

    等待了一段时间后,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一件事,华国虽然被“牝鸡司晨”,可这里无论是教育还是繁荣程度都在飞速发展着。

    天下初立,楚国也算得上政通仁和,可与华国相比还是有差距的,随后危机意识一下子就出来了,这才几年啊,再这样下去以后还能有楚国荀氏落脚的地吗?

    能被派来学习的学子全都是荀延和赵五娘精挑细选出来的,论忠诚度他们绝对合格,所以触动以后思考的就格外多。

    而在这时候荀皎就恰好出现在了众人视线眼前,这个长公主成为司长后不但悉心给他们初来者介绍在华国生活要注意的事项,而且很积极的帮他们争取各种珍贵的学习和观摩机会。

    这让很多学子都深受感动,身为嫡公主和亲已经是为楚国做出巨大牺牲,身处华国依旧心系楚国社稷,任谁都再说不出“女生外向”这样的话。

    随着越来越多的遣华学子写信回去描述在华国的所见所闻,荀皎十五岁提前结业时,荀延下诏让他这个出国留学八年的女儿暂回楚国“备嫁”。

    “事情比预估的快了几年,但你已经可以去尝试一下了。”时知看着个头已经和自己一般高的荀皎心中不是不感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