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储君之妾 >  第121节

第121节(2/4)

确觉得累了。

    模模糊糊中,旁边那温暖芳馨的肉体动了动,傅瑶勾紧他的胳膊,细声道:“殿下,你走的这些日子,我很想你。”

    元祯一转头,正对上她澄澈明亮的眸子,在黑暗中熠熠生辉。

    元祯不语,只稍稍往旁挪了挪身体,含住她两片柔嫩的嘴唇,这便是他的全部回答——他也很想她。

    *

    元祯既已平安归来,改立太子的事自然也就略过不提了。只是周淑妃的野心不死,她筹谋了许久,怎甘心就这样轻易放弃,遂与骠骑大将军孟河同谋,欲掀起叛乱扶持三皇子元福登位。

    元祯在灯下阅毕孟扶男的来信,皱眉道:“孟河已连同恒亲王等人,意图于后日起兵逼宫。”

    傅瑶忧心忡忡的道:“殿下可有对策么?”

    对策当然是有的,孟河兵力虽重,但元祯也有从北地带回的大批将士,这些人曾与他一起同甘共苦,浴血奋战,其忠诚更胜过旁人。加之还有傅湛统领的冀州武装,对付孟河未必没有胜算。

    只是这么一来,势必得造成血流漂杵之祸。大历才刚经历了一场外战,若又起内讧,恐怕民心难平。

    元祯悠悠说道:“看来,孤还是得想个两全之策才行……”

    傅瑶立刻来了精神,“殿下想怎么做?”

    元祯笑眯眯的说:“只好请姐姐来帮忙了。”

    明明是很亲切和善的微笑,傅瑶看了却觉不寒而栗:看来那位跋扈的大公主要倒大霉了,还是被自己的亲弟弟背叛,不知她会怎样咬牙切齿呢。

    然而昌宁再不甘心也罢,还是被迫当了元祯的人质,答应劝说周淑妃归降。事实证明元祯赌对了,周淑妃虽然颇有野心,可是对女儿也是真真切切的深爱,不忍将其舍弃。

    傅瑶此时倒有些明白了她当年的心情,或许在昌宁看来,周淑妃是一个相当强势且不知体贴的母亲,可是周淑妃将她嫁给陈宏,也正是看中了陈宏的软弱。昌宁这样蛮横的性子,夫婿但凡骄傲一点儿,都不见得容得下来。然陈宏官职低下,为人又小心谨慎,这样的人,才是最适合与昌宁共度一生的人选。

    只是周淑妃也没想到,佳偶终究会成怨偶。就连陈宏这样胆怯如鼠的人,也敢在外头包养外室,背叛公主,周淑妃一怒之下,命陈宏写了放妻书,心犹未足,还暗中施计陷害,让陈家倾巢覆灭——她当然以为是为女儿好。

    可是昌宁丧偶之后仍郁郁寡欢,并突发奇想,想与傅瑶联姻,为自己寻得终身依靠,这大概就在周淑妃的意料之外了。傅瑶现在也想明白,周淑妃那样心疼女儿,为何不肯帮她做说客——她当然以为,等自己掌了权,一切荣华都唾手可得,那时她已将傅瑶视为必将铲除的敌人,自然不会同意结亲。

    当然现在周淑妃的计划已经破产了,傅瑶也不再顾忌她,倒是孟河那里仍是个麻烦。男人与女人不同,爱情不会是男人的全部,她深信孟河同意举兵不单是为了周淑妃,一定也有他自己的私心在内。现在周淑妃虽然住手,可是孟河未见得肯善罢甘休。

    傅瑶将这顾虑一提,元祯却说:“不用担心,安王妃会料理的。”

    他向来言出必行,果不其然,某日深夜,孟河整顿了麾下兵力意图秘密起事,才发觉他们之中的大半已不再听从他的号令,而是转投入他女儿的阵营中去了。

    元祯说道:“孟氏还做姑娘的时候就跟随她父亲南征北战,在军营中的威信不下于其父,因其仁爱聪慧的缘故,众人甚至更听信与她。早在得知孟河有叛乱的意向后,孟扶男就暗中收集凭证,并伺机分化她父亲的兵力,那些人虽然老实,却并不愚忠,如今强弱易势,又怎甘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