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生娃是国之大事 >  第77节

第77节(2/3)

开话题催促道:“时辰不早了,该走了。”

    这做贼心虚的模样瞧得古怪,唐宛宛把“笨死了”这词含在舌尖咂摸两下,很快想起来了。好嘛,“笨死了”正是陛下昨晚说她的。

    昨晚晏回不知道从哪儿翻出一本《黄赤之术》来,上头配着图,有好几种都是孕期也能用的,却尽是些匪夷所思的姿势。唐宛宛羞得厉害,半推半就地试了一回,晏回笑骂了一句“笨死了”。

    虽这话只有她和陛下能听明白,唐宛宛还是烧红了脸。鬼知道鹦鹉养在耳房,怎么连寝宫的动静都能听见!

    待她穿好披风站起身,馒头拽了拽她的衣角,仰着头露出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说:“抱。”

    唐宛宛已经三个月的身孕了,连自己走路都得小心翼翼,生怕路滑摔一跤,哪里敢抱他?指指晏回说:“找你父皇去。”

    馒头又跑过去扯了扯晏回的衣角。可惜他爹是个狠心的,没他娘心疼他,还低头在他脑袋上呼噜了一把,好笑道:“抱什么抱?你都一岁半了,自己都会跑了,还想让父皇抱着,丢不丢人?”

    馒头仰着头望了他两眼,瘪了瘪嘴,迈着小短腿绕过晏回,跑到另一头牵唐宛宛的手了。

    唐宛宛看得特别有意思,俩孩子早慧,平时跟他俩说一些简单的话都能听懂,每回给出的反应都特别逗。可她听了陛下这话一点都不满意:“一岁半怎么就不能抱了,哪里丢人了?”

    晏回振振有词:“你瞧他自己都会跑了,又不是前些时候刚学步会摔跤,会跑了还要抱这是惰性,不能老是惯着。走累了的时候再抱他,总是赖在爹娘怀里会变懒的。”

    说来也怪,先前学步的时候,嬷嬷和丫鬟怕两位小殿下摔跤,总要弯腰跟在后头扶着两人的肩膀。每每嬷嬷这样做的时候,馒头和花卷总是顶着一张苦大仇深的脸,特别烦这样。

    这会儿走路利索了,反倒总是想赖在爹娘怀里,也不知是为何。

    唐宛宛把馒头被陛下呼噜乱的头发理顺,给他俩各自戴上一顶虎头帽,一手牵着儿子,一手牵着女儿。就剩晏回孤零零一人走着,好像不是一家人似的。

    啧,实在不美。晏回上前一步,弯腰把女儿抱起来了,另一手护在宛宛腰后,又成了亲密无间的一家人。

    馒头一怔,停下步子又绕回这头来,气鼓鼓地瞪着晏回,好像在说“父皇不抱我,怎么能抱妹妹?”

    道己怕小太子不高兴了,赶紧笑眯眯地蹲下身说:“没事,奴才来抱。”

    馒头冲着他摇摇头,奶声奶气地说:“不要爷爷抱。”

    这回倒是很懂事了,知道道己年纪大了腿脚不好。晏回低着头又揉了揉他的脑袋,低声循循善诱:“妹妹个子比你矮,自己走不快对不对?你是小男子汉,就得自己走。”

    馒头仰着头,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没作声,只微微抿了下唇。这表情真是跟陛下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陛下又讲歪理。”唐宛宛在他手臂上扭了一把。俩孩子个头只差半寸,陛下这道理根本说不通,他就是胡说的。

    心知如此,唐宛宛却没执意让道己公公抱他,上前牵过了馒头的手,心里却有些微微发酸。

    她知道陛下的意思,太后这么说,便是她爹娘也这么说。馒头一出生就被立为太子,意味着他这一生都得走在人前,严于律己,不能松懈半分。他于幼年时就比别的孩子多出了太多东西,身上的责任和负担就得更重些,如此倒也算得上公平。

    只是孩子还这么小,如何能听得明白?

    可很快的,唐宛宛便发现自己多虑了,馒头连上马车都没要人抱,自己踩上了脚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