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元王朝(出书版) >  第40节

第40节(2/6)

写出了《黑旋风三献功》、《李逵负荆》和《燕青博鱼》等。

    女真作家李直夫(本姓蒲察),作剧十二种,现存有《便宜行事虎头牌》。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也是使人惊心动魄的好作品。

    后期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宫天挺的《范张鸡黍》等,也都是元杂剧的优秀作品。

    元代的杂剧作品大约有六百余种。现存的剧作约在一百六十种左右。

    注释1唐宋大曲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遍组成的成套乐舞。唐大曲仍以流传的诗篇配乐叠唱;宋大曲系词体,为长篇叙事歌曲,歌舞结合。

    法曲为道观所奏之曲。

    赚词是由同一宫调中若干首不同牌子的乐曲,联成一套,有《引子》和《尾声》,前后一韵到底,平仄同韵。

    宫调解释见下文。

    2参见顾肇仓《元代杂剧》,作家出版社,1962年;顾学颉《元明杂剧),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3参见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4参见《元代杂剧》、《元明杂剧》、《元代杂剧艺术》。

    5参见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上海文出版社,1981年。

    6北曲即元杂剧、套曲、散曲所用的曲调。其五宫四调分别是: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

    7参见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8钟嗣成等《录鬼簿》(外四种),朱权《太和正音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9参见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10商韬《论元代杂剧》,齐鲁出版社,1986年。

    参见许金榜《元杂剧概论》、王国维《宋元戏剧考》,梁启超《小说丛话》。

    参见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钟嗣成等《录鬼簿》(外四种),朱权《太和正音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商韬《论元代杂剧》,齐鲁出版社,1986年。

    参见顾肇仓《元代杂剧》,作家出版社,1962年;顾学颉《元明杂剧》,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据《元杂剧概论》附录《现存元杂剧作品及其作者》。

    三史编纂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七月,初立翰林国史院,以金末状元王鹗为翰林学士承旨。王鹗请立史局,纂修先朝《实录》及《辽》、《金》二史,并推荐史天泽、耶律铸、王文统等监修《国史》和《辽》、《金》二史1,此为首次议修《国史》和《辽》、《金》史。但忽必烈即位后,百废待兴,修史工作未能立即进行。

    至元元年(1264),商挺“入拜参知政事。建议史事,附修《辽》、《金》二史,宜令王鹗、李冶、徐世隆、高鸣、胡祗统、周砥等为之,甚合帝意”2。王鹗也上奏称:“自古帝王得失兴废,班班可考者,以有史在。我国家以神武定四方,天戈所临,罔不臣属,皆太祖庙谟雄断所致。若不乘时纪录,恐岁久渐至遗忘。《金实录》尚存,善政颇多;辽史散逸,尤为未备。宁可亡人之国,不可亡人之史。若史馆不立,后世亦不知有今日。”3建议置局纂修《实录》,附修《辽》、《金》二史。并荐李冶、李昶、王磐、徐世隆、高鸣、徒单公履、郝经、杨恕、孟攀鳞、王恽、雷膺、周砥、阎复、胡祗统、孟棋、刘光等入史馆。二月,敕选儒士编修《国史》。此为世祖时第二次议修《辽》、《金》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