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元王朝(出书版) >  第36节

第36节(3/8)

宁路(今山东巨野)、濮州(今山东鄄城北)。冬,棣州的元义军千户余宝也杀知枢密院事宝童,响应红巾军。

    龙凤四年(至正十八年,1358)正月,田丰攻占元朝南北漕运的枢纽——东平路(今山东东平),元朝南北漕运中断。二月,毛贵下清(今河北青县)、沧(今河北沧州市),进据长芦(沧州)。不久,攻占济南路,元守将爱的战死。

    毛贵在山东修城池,“立宾兴院,选用故宫,以姬宗周等分守诸路;又于莱州立三百六十屯田,每屯相去三十里,造大车百辆,以挽运粮储,官民田十止收二分,冬则陆运,夏则水运”。在军事上节节胜利的情况下,重视发展生产,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接着,他挥师北上。由河间趋直沽,犯漷州,至枣林,逼畿甸,枢密副使达国珍战死。元廷中外骇惧,咸议迁都。独左丞相太平坚持固守。同知枢密院事刘哈剌不花奉命出城拒敌,与红巾军战于柳林,毛贵军,失利,退回济南。龙凤五年(元至正十九年,1359),毛贵被部将赵君用杀害,毛贵部下续继祖又杀死赵君用。在内部互相残杀中,山东红巾军势力削弱。至正十一年,察罕帖木儿向山东反攻,夺回了山东部分州县,招降了田丰、余宝等,山东又被元朝势力所控制。

    北伐中路军于龙凤三年。(至正十七年,1257)入太行,取陵川(今属山西),克高平(今属山西),占领潞州(今山西长治),进攻河东重镇冀宁路(今山西太原)。由于受到察罕帖木儿的重兵阻截,退回太行。

    四年春,毛贵遣部将王士诚、续继祖自益都出兵进攻怀庆,杀怀庆路总管王得贞;王士诚攻占晋宁路(今山西临汾),杀总管杜赛因不花。中路军势力大增,遂兵分两路,分别、自绛州(今山西新绛)、沁州(今山西沁县)出发,进攻晋宁、大同。

    围攻大都的东路军撤退后,察罕帖木儿抽调大量兵力西向对付中路。六月,关先生攻克辽州(今山西左权)。九月,东向进攻保定、定州,不克,再入山西,到达晋北。十月,占领大同、兴和。十二月,攻克上都,焚毁了上都宫阙;占领全宁路(今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焚毁鲁王宫府;夺取辽阳路,杀懿州总管吕震,并以此为根据地,向高丽进攻。五年十一月,前锋渡鸭绿江,十二月,攻占义州、西京(今朝鲜平壤)等地。七年,因战事不利,退回辽阳,关先生、沙刘二战死,破头潘被俘。余众退回山东后降元。

    在三路北伐的同时,刘福通北上攻汴梁。先后攻克大名路、卫辉路,形成了对汴梁的包围。元朝遣答失八都鲁、知枢密院事达理麻失里迎战,屡为红巾军所败,龙凤三年,答失八都鲁死,其子孛罗帖木儿袭职,领兵退驻井陉(今河北井陉西)。

    龙凤五年,刘福通再攻汴梁,元守将竹贞逃跑,于是,宋以汴梁为都城,迁小明王来居。起义军势力达到鼎盛。由于北伐三路军相继失利,元军得以集中兵力围攻汴梁,形势很快便发生逆转。元军包围并攻破汴梁,刘福通冲出重围,带领小明王逃回安丰,数万红巾军官员、将士及其家属被俘。

    逃回安丰后,宋政权已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处境十分困难。龙凤九年(至正二十三年,1363),张士诚乘机来攻,刘福通奋力抵抗,战死。朱元璋往援,小明王被救出安置在滁州。龙凤十二年(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派廖永中迎小明王前往应天,在瓜步沉船。小明王溺水死。宋政权灭亡。

    注释1叶子奇《草木子》。

    2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3《元史·河渠志》。

    4《明史·韩林儿传》。

    5元代农村有村社,以五十家为一社,负责组织生产互助和维护邻里治安。社有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