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八零年代筒子楼日常 >  八零年代筒子楼日常 第124节

八零年代筒子楼日常 第124节(2/4)

实了,钱雨的粉条厂也难免要被连累。一个闹不好,副食品公司的所有种类都要被盖上戳子。

    钱雨感慨:“你说说,人怎么就能那么不知足呢?前两年刘家村和黄家村穷的连个砖瓦房都很少, 都是土胚房子。去年开始做粉条,才慢慢起了一批砖瓦房子。才过几天好日子,这些人就开始作妖,粉条里面加明矾,真是自己不吃就什么都不管了。”

    钱晴现在养着两个娃,对吃的东西也是格外注意,对钱雨说的话连连点头。也是这两年市场经济发展的快,各种乱象层出不穷。别说是做粉条里面加木薯粉了,就连街上卖小吃的都不一定能完全放心。

    钱晴问钱雨:“那你准备把粉条厂开到哪里去呢?”

    刘家村好歹还有个刘二桃在,能帮着盯场子,换了别的地方就未必会有这么顺利。碰上不作为的村干部或者眼红嫉妒的村民,别说生产了,光是开厂都重重困难。

    钱雨琢磨了一会儿才道:“我不准备把厂子开到村里了,我打算找那种城乡结合部,包场地干。最好是包山头或者大片的空地,山脚可以做粉条,半坡边上能养养猪,还能起几个蘑菇棚,剩下的地方就种红薯。”

    钱雨说:“红薯种出来就能做粉条,红薯渣晒干了就能拿来喂猪,蘑菇棚里出完菇的底料还能肥地……这样一来,我也好规划厂房建设。”

    钱晴听了也觉得不错:“那是不错,最好还是多看看,我听说现在有的地方引进厂商还能给补助,你这一下子几个厂过去,厂区弄起来也能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该多点补助才是。”

    钱雨得到了妹妹的认可,干脆把思维扩散了一下:“回头我也问问咱妈,辣酱厂要不要弄一块去,你是不知道,咱妈现在那辣酱厂已经三班倒了,我瞅着迟早都要扩大生产。”

    钱晴对陆家仁还是有信心的,但听到这种消息还是十分震惊:“三班倒?销路这么广?”

    钱雨:“那可不,先前我那边的货物在火车上卖的时候,咱妈的辣酱也跟着推销了一阵,引来了几个地方代理。不过最主要的还是海外销售,陆家仁上个月装了几个集装箱,跟红烧酱一块运到国外,听说卖的很不错。”

    钱晴闻言十分欣慰:“看来咱们都不如咱妈。咱妈的产品都已经走出国门了,咱们俩的还在国内打转呢。”

    钱雨:“你那国外的品牌还没弄好?”

    钱晴:“没那么快啊,品牌注册什么的还是陆家宜在弄,不过款式已经在定了,我这边也已经找了几个代工厂,等到明年春上再承包一个厂子,春款就能跟上了。”

    陆家宜还给钱晴找了几个设计师,说是国内专业院校毕业的,年后就能到岗,设计部理所当然还是迁就钱晴的位置,都放在y市。当然了,把控款式最终决定权还是钱晴。

    姐妹两个聊了会天,钱雨就回去自己家了。

    钱雨买的房子是在油田外的,一个有点年头的二层小洋房,占地面积虽然不大,但位置却极好。钱晴觉得这地方迟早能升值。丁大舅丁二舅的房子也买在不远处,也是带院子的。

    没几天就到了年三十,周皓的研究生考试也已经结束,钱晴给卢艳梅放了假,一家四口准备开始过年。

    钱母忙着辣酱厂的事情,钱父忙着年底猪肉出栏,钱晴就干脆把一大家子的年货统一备齐了。

    什么鸡鸭鱼肉,各种各样都准备起来,这两年运输也发达了,许多靠海的海鲜也能运到y市。丁杰从南方回来,给钱晴送了一大袋子的虾干。钱晴自己也准备了很多年货,还有些关系好的人送来腌腊熏肉,一时之间也是忙碌非常。

    ****

    田雪围了围自己的围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