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步步风华:嫡女锦绣重归 >  第四百九十九章 最后

第四百九十九章 最后(2/3)

    顾锦珠已正式认武安候和夫人柳烟为义父义母,更兼武安候为人刚正忠直,唯有他才能得萧璟全心信任。

    熙和元年八月十九,帝亲率五十万大军赶赴北缰。

    顾锦珠在城墙之上,目送大军远去,旁边是朝阳咿咿呀呀的童稚言语,风吹起她的袍角,有眼泪顺着脸颊慢慢流下。

    生朝阳时,他没有陪在她身边,而现在安稳的日子还没过几日,两人又要分别。

    此一去,战事激烈,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

    萧璟走后,顾锦珠又恢复了往日的作息,因着怀孕辛苦,她本来已经不再管理朝政,可是现在,她要替他守好他辛苦得来的基业,等他平安归来。

    陪在她身边的依然是素菊,芸香已有两子,不适合再进宫,锦夏几个丫头也陆续配了出去,反倒是素菊,至始至终都陪在她身边。

    孟血衣随着萧璟上了战场,她答应他,这次一回来,就会成亲。

    时间过的飞快,四个月后,顾锦珠生下了一对龙凤胎,举国欢腾,因萧璟不在,顾锦珠亲自替儿子起了谨安二字,小女儿则叫晗月。

    与弥月的这场战争足足持续了近三年,萧璟直将弥月逼退回了大漠深处,真正实现了会助卢陵踏平北缰的誓言。

    卢陵此一战消耗巨大,虽国界宽广了,但后续问题太多,干脆利落的与萧璟签订了百年互不相犯的和平条约,大军凯旋而归。

    三年未见,萧璟归心如箭,大军尚在后缓行,他已星月兼程赶回洛京,一想到顾锦珠和三个孩子,他全身的血液都似乎燃烧起来。

    小朝阳已经五岁了,深得武安候喜爱,亲自带在身边教习武艺,因此小小年纪就成了宫中一霸,人人都知皇后宽和,却不敢触怒长公主,否则长公主一鞭子挥过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谨安和晗月顾锦珠则亲自带在身边,还好儿子和小女儿的性子不像长姐那么骄傲泼辣,谨安性子沉稳聪颖,远比其他三岁的孩童懂事,而晗月十分柔顺乖巧,与长姐完全是两个极端。

    暗卫早就来通报了萧璟的消息,他回来那日,顾锦珠带着三个孩子亲自出城接他。

    她没有大张旗鼓出宫,只乘了辆普通的马车,一身寻常妇人的装扮,驻立在城外青青柳树下翘首以盼。

    当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策马奔来时,她听到了自己心跳如鼓的声音,如同阳光一瞬间落入眼里,满眼俱是灿烂的色泽。

    耳边儿子稚嫩的童音道,“娘,那是谁啊?”

    她弯腰抱起儿子,在他的颊边亲了亲,唇角已翘了起来,“那是你们爹爹……”

    “爹爹?”三个孩子眼神一亮。

    她脸上的笑意缓缓绽放,迎着春日的阳光,就如同艳阳下最明艳夺人的牡丹。

    后记:

    熙和三年春,帝率大军归来,天下初定。

    乾武帝一生励精图治,他重用人才,鼓励农耕商贸,兴水力,政事清明,在他的努力下,大夏朝一日日强盛起来,被后世称为“熙和盛世”。

    然而让民间最津津乐道的,却是帝后的伉俪情深。

    熙和帝一生未纳后妃,后宫闲置,群臣数次以帝子嗣单薄为由进言,帝均置之不理。

    熙和四年,顾皇后再次产下一子,太子聪颖躬俭,纯孝仁厚,二皇子活泼可爱,帝亲言,此生有二子足矣,群臣听出帝言外之意,不再上书置喙。

    乾武帝与历代帝王不同,常常带着皇后去民间微服巡游,亲眼观看各地官员办事效率,他赏罚分明,多为百姓办事的大加奖励,而敢贪污克扣滥用职权的,轻则罢官重则丢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