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明惊变 >  第52节

第52节(8/10)

”明宪宗愕然道:“朕子已亡,哪里还有子嗣?”

    张敏这才说了纪氏生子的经过。明宪宗听说后大喜,立即派遣张敏去迎接皇子。纪氏抱着儿子大哭:“今日我儿一去,我恐怕性命难保!”

    明宪宗见到儿子已经六岁,大喜过望,取名为朱祐樘,立为太子,又册封纪氏为淑妃。朝廷上下欢天喜地,唯独万贞儿不高兴。不久后,纪妃暴死,谁也不敢过问。明宪宗也不追究,只是下令予以厚葬。张敏见纪妃被万贞儿害死,料想自己也难逃毒手,便吞金自杀了。朱祐樘被周太后接入宫中,严密保护,总算得以安全长大。

    万贞儿挟恨在胸,渐渐得了肝病。成化二十三年(1488年),年近七十岁的万贞儿因小事发怒,鞭打一宫女,突然气咽痰涌,暴毙身亡。明宪宗得到消息,忧伤地道:“万侍长去了,朕亦将去矣。”可见皇帝对万贞儿依然情深一片。数月后,明宪宗果然因悲伤过度去世。

    明宪宗崩后,身世奇特的太子朱祐樘即位,年十八岁,是为明孝宗,年号弘治,又称弘治皇帝。而此时的大明江山,已然是千疮百孔了。

    (全文完)

    * * *

    [1]程敏政出身名门,为南京兵部尚书程信之子,还是英宗朱祁镇后期所倚重的名臣李贤的女婿,十岁就被称为“神童”。英宗听说了他的大名后,召他应对。小小年纪的程敏政毫不畏惧,对答得体。英宗大喜,让他进翰林院读书。李贤打算招程敏政为婿,便设宴招待他。席间,李贤指着桌上的果品出个对子让他对:“因荷(何)而得藕(偶)。”李贤这样做,一是为了考考程敏政的学问和智力,二是为了探探他对婚事的意见。程敏政当即猜测到了李贤的意思,随口答道:“有杏(幸)不须梅(媒)。”一时传为佳话。程敏政于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进士及第,授编修。当时天下著名的三翰林,学问渊博称程敏政,文章古雅称李东阳(在文学史上创造了自称宗法杜甫而追求格律声调的茶陵诗派),性情纯真称陈音,三人均名冠一时。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科举,程敏政以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身份,与李东阳共同主持会试。考生中有苏州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即风流才子唐伯虎)。唐寅十六岁以第一名中秀才。弘治十一年(1498年)参加在陪都南京举行的应天府乡试,又以第一名考取举人。时人都认为唐寅是天下奇才,一定会连中三元。甚至远在北京的程敏政读了他的文章,也称赞不已,期望能早日见到这位年轻才俊。唐寅赴北京会试时,结识了富家举子徐经(著名旅行家徐霞客高祖)。到北京后,程敏政书童假通关节向应试者索取贿赂,暗中倒卖试题。徐经花重金买到试题,预先做好了文章,也将试题之事告诉了好友唐寅。不久,谏官华昶等人揭发此事,程敏政、徐经、唐寅都被下狱,饱受皮肉之苦。毫不知情的程敏政出狱后不久便忧愤而死。后来人们才知道这是傅瀚(当时的礼部右侍郎)想要得到程敏政的主考官位置,跟谏官华昶和程敏政书童一起设好的圈套,徐经和唐寅不过是其中的棋子而已。唐寅经吴宽保举出狱,但前途尽毁,后来发往浙江为吏,“耻不就,居家益放浪”。妻子改嫁他人,甚至家人也不谅解他。唐寅只得迁居于桃花坞,自号桃花庵主,并效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远游闽、浙诸山,湘、赣诸水,以鬻文卖画度日。在此期间,宁王朱宸濠曾重金相聘。唐寅察其有异志,于是“佯狂使酒,露其丑秽”,使朱宸濠吃他不消,最后放他走路。唐寅后来一直靠卖字画为生,贫困潦倒,为人则更加狂放戏谑,不拘礼法。有次代某商人写了一副对联:“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那人不满意,说对联意思必须显而易见、容易理解的才好。唐寅就重新写了一副:“门前生意,好似夏月蚊虫,队进队出;柜里铜钱,要像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