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10/10)
陛下把他放归老家吧。”英宗顺势将岳正赦免。岳正回到老家通州,做了一个平民百姓。宪宗朱见深即位后,召岳正复原官,并且作经筵讲官,负责教皇帝读书,纂修《英宗实录》。岳正还朝后,自以为应当大用,不想内阁大学士李贤却安排他当南京任国子监祭酒,掌管办学事。岳正对此很不高兴。有人便趁机兴风作浪,伪冒岳正的名字写了一封弹劾李贤的奏疏。李贤不明所以,对岳正衔怨在心。不久,岳正被贬为兴化知府,后致仕还乡。岳正没有儿子,女婿却都是名臣,大学士李东阳(孝宗、武宗两朝阁臣)和御史李经都是他的女婿。[11]石亨府宅所在街道,曾叫石大人胡同,现为外交部街。
千古英雄共一心
——大明惊变大事编年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南京。
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朱元璋以“图谋不轨”罪诛左丞相胡惟庸,取消中书省,废除左右丞相及其一切属官,唯存中书舍人,以政归六部。
洪武十五年(1382年)锦衣卫正式成立,设指挥使一人,秩从三品。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其属有御椅、扇手、擎盖、幡幢、斧钺、銮舆、驯马七司,秩皆正六品。设经历司,掌文移出入;镇抚司,掌本卫刑名,兼理军匠。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锦衣卫指挥使为正三品。洪武二十年(1387年)正月,因有罪官民,多不尽由三法司,其重者辄令收系锦衣卫狱。治狱之人多非法凌虐,朱元璋令焚刑具,出系囚,送刑部审理,诏内外狱皆归三法司,罢锦衣狱。明成祖朱棣时复置,增北镇抚司,专治诏狱。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死,立朱标第二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四月二十七日午时,于谦出生于杭州钱塘太平里(今浙江杭州祠堂巷)。闰五月初十日,明太祖朱元璋逝世。同月十六日,皇太孙朱允炆即皇帝位,为明朝第二代皇帝,史称建文皇帝。以明年为建文元年,大赦天下。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当朱允炆准备削夺燕王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权位时,朱棣公开反叛,聚集将士,誓师起兵,以“清君侧”“诛奸臣”为名,自称“奉天靖难”,由此揭开了明朝历史上长达四年之久的“靖难之役”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