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穿越古代之奋斗 >  第122节

第122节(2/3)

    县里停留的灾民太多,善堂地方有限,曹县爷虽然努力安置,却仍然有部分人没地方住,大冷的天缩在街角,看着着实可怜。

    宁若兰把作坊运转了起来,招了好多没有地方去的灾民,虽然给他们提供免费的住处,但是作坊的工钱却比之前要少一些,宁若兰给的说法是权当房费。不是她小气,也不是钱不多。而是她不想再出现被人当成冤大头的事儿。她给了这些人地方住,给了他们工作,但是要他们付出相应的代价,工作住处得来不易,这些人才会更加感激。升米恩斗米仇,相同的事,她不会傻到再干一次。

    招工的时候,宁若兰特意强调了一点:对比柳树村,其他村子的人要更加优先。这叫得知消息的柳树村人捶胸顿足,大骂之前去宁若兰作坊闹事的人。若不是没他们闹事在先,这会子凭着景惊蛰是柳树村人这一点,他们柳树村的怎么着都是最最优先的!一时间,原先闹事的人混在灾民里更加抬不起头,心里也对自己做过的事悔恨不迭。

    大水闹了一个月才慢慢消退,松江县下边的村子,除了最开始发水时的伤亡,之后就再无意外伤亡。而且灾民安置的井井有条,既没出现灾民闹事的情况也没出现米价哄抬的状况,这样的业绩,叫曹县爷心底得意万分。不出意外,三年后,曹县爷定会高升。

    而之前曹县爷的上书,在灾情缓解后,朝廷也下了旨意。

    景惊蛰赐员外郎,赏银一千两。

    员外郎在这时是正官以外的官职,虽无俸禄,却也摆脱了农民和商人的头衔,成为了官宦,这对日后子孙的仕途来讲,是大为有利的。

    所以,日后朝廷双星的出身,大多数人都会道一句:“耕读世家。”这是后话。

    此时,景惊蛰得了员外郎的称号,四方贺喜的人就络绎不绝,景惊蛰和宁若兰连着摆了四天的席面才堪堪打发。

    喧闹散尽,景惊蛰靠在床头,看着熟睡中的宁若兰和两个一模一样的儿子,慢慢露出温暖的笑意。

    “谢谢你,媳妇。”

    随着话音落下,景惊蛰温柔的在宁若兰额头上印下一吻。

    宁若兰弯起嘴角,恬静安然。

    作者有话要说:

    到此,正文已完。感谢一路陪伴的亲们,么么哒!

    第101章 番外一:小包子抓周

    洪水过后,松江县下边几个村子都要重新修建,一些地势低洼,房子都被冲没的人家,在曹县爷的协调下,村里都给重新划了地基,搬去地势高的地方。

    为防日后再发生这样的事,曹县爷决定在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修筑河堤。不过,修河堤要银子,安顿农户也要银子,而朝廷给的拨款层层下发,等到了曹县爷手里头根本没剩下多少,曹县爷愁得本来形状挺好的胡子都被揪没了,最后只好又打起县上大户的主意。

    好在有景惊蛰这个朝廷特封的员外郎的例子,县上大户心底多少都有点想法,曹县爷再去做工作时,就比之前发动大家给受灾的人筹款容易多了。

    景惊蛰和宁若兰商量后,就把这一短时间铺子里头的收入全捐了出来,银子数量不多不少,既不打眼,也不显得他们小气抠门。

    宁大庄搁宁若兰这养了十几天,稍微能动弹了就不想再呆。没脸呆啊!宁松见劝不动他,就只得跑去告诉宁若兰,他们现如今家里头的房子都冲没了,即便现在水退了,回了杨树村也没地方住。

    “我作坊那头有几间房子,是给做工的人住的,现在人少,还没住满,你带着爹和若梅去吧。”

    宁若兰想了会,给他出了主意。一来宁若兰不想出钱给他们租房,宁大庄看着像是后悔了,可这么多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