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2/4)
之说。那时在长明宫读书的日子,是她撒娇求来的,后来的天子器重,是她勤学所得,乃至如今大梁的太平之景,也是她一手织就。
天下于她,自然顺理成章。
阿妩站起身,理了理被揉皱的裙裳,面容依旧清丽柔婉,却较来时更添冷意,如海棠上落了层薄雪,远看如雾,近观便恐亵渎。
她问:“还有旁的事么?”
永宁帝闻言,费力地撑起身,左右摸索,从角落里摸出一个瓷瓶,不算大,胜在瓶身光洁如玉,上绘云雾江山,每一笔都暗挟风霜,绝非俗品。
他枯瘦的手捧着瓷瓶,两厢对照,更显苍老——帝王虽贵,也是一身凡骨,老了要生斑起皱,动作间尽显苍迈迟缓。
待颤颤巍巍将瓷瓶递了过去,他声音已然有些中气不足,缓声道:“这个赠你,聊表谢意。”
阿妩接过瓷瓶,捧在手中看了片刻,道:“多谢。”
说罢,又想再说些什么,却到底没开口。
终是转过身,缓缓步向里间垂地的黄龙隔幔,这时,身后卧在榻上的人却忽然出声,断断续续的词句如呜咽的风,初听不知是何语,再回味,才能依稀分辨。
阿妩站住脚,没回头。
他说:“山河好颜色,莫要打碎了。”
-
待阿妩走出垂拱殿,殿中的角门却兀自开了,又走进个人来。
是裴寂。
他缓步走近龙榻,负手立在一旁,帐幔边上垂的条条流珠坠子也静默着,影子投到他玉白面庞上,如帝王冠上十二旒,遮尽悲喜。
榻上人睁着眼,时不时转两下眼珠,一副行将就木之态。
两人都不说话,一个如槁木,一个如白石,凑到一处,别样的冷清。
良久,终是裴寂先开口:“你非要如此么?”
“呵。”
永宁帝喉间滚出一声笑,又被这笑呛了一下,连着咳嗽几声,喘息着道:“……十二,你以为,还有旁的法子?”
他扭头看向榻边人,因是躺着,便觉这一身玄衣的青年如立山巅,周身威压更甚,全然不见从前温润之风。五年北地风霜,如玉人手中刀,切磋琢磨,终将这块璞玉打磨成了他想要的模样。
锋芒毕现,亮如雪刃。
刀刃虽利,难免有反噬之时,可他却不会。
若让他将刀锋对准自己的女儿,他恐怕宁可自折,也不愿伤她分毫。
果然,裴寂垂眸,复又抬眼看他,语气极为不满:“你分明可以好好同她说,又何必这样在人心上捅刀子?”
永宁帝笑了笑,语调平淡,好似在议论旁人事:
“江山持之弗易,一跌百碎,倘若心思太软,又怎么坐得稳金銮殿?”
他目光空洞,神思不知游离去了何处,口中又喃喃道:“……要有一点恨才好,有一点恨,才记得,才能沉到底。”
他要这颗帝王心,坚硬如舍利,沉珠在渊。
裴寂闭目,淡淡道:“你若不是她的父皇,不是我的皇兄,我必不容你活到今日。”
永宁帝似已倦极,懒于应付人事,半阖着眼道:“你不是早该知道了么,从输了那盘棋,你便该知道会有今日了,今日何必又来扰我?莫问,莫问,且由着我长睡一场罢。”
裴寂抿唇不语,眉间升起一丝怒意。
正要走,忽又想起什么,他道:“你的好儿子,又是怎么一回事?”
半晌无回音。
又等了约莫盏茶的时辰,裴寂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