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民国生活小传 >  第39节

第39节(2/4)

算知道,我们也插不上手,这就是文人的悲哀,很多事即使看得透,但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一点办法都没有。”王晦这话里有太多无奈。

    “小枳的父母……他们,可惜了,没有办法。”

    “你别多想了,他们就算是遭难了,却是为自己的热爱的事业献身,想必他们是不后悔的。”

    第57章 第五十七章

    摸索了会儿, 何婧明他们就把风筝放起来, 放稳了之后,就把摇线给方千枳小朋友那些, 教他怎么收放,顺着风拉扯。

    方千枳很快就高兴地拉扯着线,顺着风,在草坪上跑了起来。

    “刚才他们好像遇见熟人了。”方雯往远处亭子方向望了望说。

    何婧明顺着说的方向看了看。

    “我看人又走了,可能就只是过来打个招呼的,不会又谈什么事。”毕竟是在外面,就算偶然碰见,人家也不会这么没眼色,除非真的是非常重要十万火急的事。

    何婧明听方雯的语气, 就知道她是不乐意的, 应该是她和王晦一起出来游玩的机会不多,故而比较珍惜。

    笑了笑,拉着她的手说:“等小枳玩一会儿,我们就去池塘边看荷花去。”

    现在时间早, 又有风, 所以还有些凉沁沁的舒服, 要等到中午太阳更烈的时候, 风筝就没发放了, 太热。

    看看方千枳,现在已经满脸通红,额头布汗了。虽然仍旧兴奋不减, 比在家里,此时更有些孩子模样,会悄悄跟旁边的孩子攀比,比谁的风筝更漂亮,谁的风筝放的更高,然后抿着嘴笑。

    过了一把风筝瘾之后,几人才转移阵地,去莲花湖看花。到了地方发现,莲花果然开的不是很盛,很多还只是个花骨朵儿,含苞待放的矗在水中央边上圈着大片的嫩绿荷叶,个别几枝开的很漂亮,亭亭玉立般立在枝头。

    个人看个人景,倒也别有一番趣味。

    笑笑闹闹,说天谈地。直到下午,几人才分别各自回家。

    一号,就是文馆举办月会的日子。顾淮安会带何婧明一起去。

    何婧明还不知道他们这办的月会是什么性质的,便问他。

    “大概就是文人的聚会,各抒己见,探讨当下社会的一些问题,或者自己的新思想新作品……总之很广泛。”

    何婧明眼睛转了转,说:“我听说王晦师兄的诗歌写得非常好,到时候不会被人要他当众来赋诗一首吧?”当然她这话问的真是意图并不是王晦怎样,只是举个例子出来说一件事。

    顾淮安还真就点了点头,道:“是有一个传统,谁向你提出指教,你就要回应,几人相约斗文也行,不过都是一种良性竞争行为。”

    何婧明心里有数了,稍微点了点头,不一会儿,才跟着顾淮安过去了。

    文会是在一座南方园林式的宅邸里面办的,这座园子的面积很大,里面亭台楼阁,九曲回廊,假山流水,草木旺盛。

    作为给这些文人学子们一个交流思想学识的地方,这里看起来很不错,宅邸门口还安排了两个书童,指路引荐,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

    不多时,陆陆续续来了许多人,果然因为有‘可邀请友人同来’的这个传统,所以人就格外的多。

    何婧明好奇问:“那是文馆里的人邀请谁来都可以啊?”

    “理论来说是这样,但都说了来这里是一定会被要求加入其中的,所以,这本身就是一个门槛,设若你什么都不懂的话,不识字连学都没上过,来这里又有什么用呢,所以一般会邀请的都是志同道合之士。

    还有月会是一个月举办一次,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