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锦竹词 >  第174节

第174节(2/3)

料到他不顾姑娘家脸面就拆穿这话,愣了好半天,僵硬着连看向秦夫人,眼里隐隐透出求助的神情。

    秦夫人也是措手不及,别看她是沈昙的亲姑姑,可因出嫁早,沈昙又跑到西北碰不到够不着的,那性子谁也琢磨不透,烈起来连他爹都没辙,她手里端着茶杯,硬是挤出个笑,圆滑道:“你这丫头客气什么?便和璐姐儿一样的,还怕我侄子不认你这个干妹妹不成。”

    璐姐儿是她亲闺女,言外之意是指张敏没敢把自己当沈家人,是以才称呼顾青竹为少夫人。

    “大嫂。”张敏赶忙接过话,紧张道,“我不是故意的,一时没转过来弯儿。”

    顾青竹见沈昙出口把人连嘲带讽的无话可说,便打个圆场,笑一笑说:“都是自家人不用客气,我出门紧张也常说错话,你大哥没把你当外人,才这么直截说的,千万别往心里去。”

    一语双关,既安抚了张敏,又为沈昙的呛人话做了解释,秦夫人暗暗后悔小看了顾青竹,之前那套说辞是不能用了,只能先绕着圈子聊天。

    对于不待见的人,沈昙可没有闲情逸致附和,他径自走到茶台边,只顾泡茶,顾青竹自己找话题找的辛苦,正想使眼色让他过来捧场时,沈昙却突兀的开口问道:“大姑,我这妹妹芳龄几许?”

    秦夫人可不觉得沈昙是看上张敏,停了会儿,才犹犹豫豫的道:“明年春天便十四了。”

    沈昙喔了声,嘴角噙着笑:“不早不晚,若是还未定亲的话,我这倒是有人选,可以保个媒。”

    闻言,张敏刻意保持的端庄淑丽也撑不下去了,她是期待嫁入沈府才跟干娘来汴梁的,沈家大公子如今在陕西路的名声威望无人可敌,任谁说起俱交口称赞。

    闺阁女子倾慕英雄,特别是沈昙这样出身好、学问好、功夫好的男儿,即使嫁过来当妾,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

    “保媒?”秦夫人脑袋是个活络的,且不想得罪自家侄子,干女儿只要嫁得好,若不是沈家,其他世家子弟也未尝不可,于是略有期待的问道,“大侄子有人选么?”

    “四叔就在陕西路当差,西北大营麾下将士颇多,其中不乏出色之人。”沈昙笑道,“只要干妹妹吃得了苦。”

    一提西北将士,姑娘们头个印象就是五大三粗皮肤黝黑,且这些人大都没有家业,军功纯粹拿命拼来的,对于张敏这样的闺秀,肯定看不上他们。

    本想着至少沈昙会提个汴梁城的公子,居然说的是军营里的,秦夫人脸瞬间黑了半截,简直像自己被打了脸,语气不怎么好的笑着道:“我这干女儿从小就是家里头的明珠,想来她爹娘舍不得让嫁那么老远,再说她年纪也不大,慢慢来吧。”

    沈昙就这么四两拨千斤的把秦夫人绕了进去,顾青竹除了钦佩外,倒是对他的话动了心思,送走她们后,便关起门对沈昙小声道:“郎君刚刚所说,西北大营的将士有可靠的青年,可是属实?”

    “营中将士那么多,当然有好的。”沈昙略微思索了下,笑道,“想为你那几个丫鬟物色?”

    如意和喜乐先不说,她们俩过了年头才及笄,但颂平颂安可比顾青竹还大,终身大事还得她去张罗着。

    顾青竹点点头道:“颂平她们俩个一直跟着我,现在也确实该打算起来,其实我原想在家中给她们寻个合适的,但似乎她俩对府上那些管事仆役不大喜欢,所以,如果你麾下有合适的便和我说说罢。”

    对于她的俩个贴身丫鬟,沈昙是比较满意的,特别是颂安,心细且有眼色,于是他想了想道:“大营那边有是有,但既然是你身边的人,嫁远了也不方便,不如从我属下里面找起,如何?”

    顾青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