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姑娘与烈酒 >  第124节

第124节(2/2)

转什么的,两人又讨论许久,才终于定了下来。

    **

    第三年的春天,他们的中餐馆开始营业。

    名字取得也很简单,la famile bistrot。

    这家店就开在征兵点的不远处。

    店面干净敞亮,招牌选用了传统的正红色,字迹为金色,两侧还挂着精巧的布艺灯笼,极具东方特色。

    他们请来了一个华人厨师,主要卖水饺和各种面食,价位不高,至于味道……用林莞的话来说“和国内的基本一样”。

    起初,生意确实非常一般。

    虽说马赛的中餐厅少,竞争压力小,但相对的华人顾客也不多。

    慢慢的,随着每一次征兵季的到来,来参加选拔的华人小伙子基本都会来这儿吃,人气才渐渐高了起来。

    而且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一次通过的,只要没被永拒,基本上都会来尝试第二次。

    每次听他们讲带有各种口音的中文,林莞都会觉得极其熟悉。

    心里也暖暖的。

    后来,竟然还有不同国家的小伙子过来。

    生意蒸蒸日上。

    ……

    生活过得平稳而快乐。

    小姑娘专心念书,他专心开店。

    清闲下来时,两人会一起散步,去老港望着那些深夜归来的船只,看看风景,聊聊天。

    或者在家里呆着,什么都不做,就搂着她坐在柔软的地毯上,闻着她身上的甜香,就觉得特别享受。

    很快,竟又这么过了大半年。

    林莞周末时会过来帮忙。

    她一进门,就看见顾钧站在柜台后面,一边擦着酒杯,一边和一个阿拉伯人对话。

    她站在旁边听了一会儿,就觉得头痛无比。

    那人说着口音极重的英文、蹩脚生硬的法文,还夹杂着某种她完全听不懂的语言。

    林莞认为应该是阿拉伯语。

    不过她猜得出他在问什么,无非就是“怎么样能通过选拔?”“签证怎么搞?”“具体待遇怎么样?”

    顾钧回答得倒也清楚。

    最后,阿拉伯人一副受益匪浅的样子离开了。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