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赌棍天子 >  第92节

第92节(3/7)

  机会来得很快,建邺发来皇帝的金牌,命杨寄回朝叙功。杨寄不理,金牌便一道一道地发,最后旨意里言辞也有些激烈,质问杨寄不遵旨是什么意思。

    杨寄立刻把圣旨传示给众人看:“打仗的时候好话哄着我,打完了,就换了副面孔,想诓我撇下你们,只身回去受死!”他多喝了两杯,捶着胸气哼哼说:“上次北燕来使的话你们也听到了。什么外敌!分明就是建邺那帮家伙自己找了对付我的!多他妈‘仁慈’的皇帝,引狼入室了只为把我这张猎弓给撅折了!我在建邺也有眼线,说是朝堂上明摆着在讲:大楚已经出了一个杨寄,不要借着打仗的东风,再出个什么张寄、王寄、李寄的……再养出个董卓曹操,就得不偿失了!”

    杨寄半是真气,半是做戏,一把把手中的酒樽掼在地上,铜制的酒杯发出沉闷的声响,还在地上跳跃了两下,里头赤红色的葡萄酒洒了一地。跟着他的人听到什么“张寄、王寄、李寄”的话语,心里也自打鼓:跟着杨寄这些年,不是他的人也是他的人了,若是杨寄被当做董卓曹操倒了台,自己必然也不能善终了。因此各个揎臂捋袖,喧嚣阵阵。

    “好!”杨寄气哼哼道,“老子在卖命,他们在弄权对付我!他不仁,我不义!到建邺问问昏君去!”

    大楚的军队长年倦怠,而杨寄的英武之名、北府军的常胜之势,打都不用打,直接叫各地郡守闻风丧胆。胆子肥的打两场便举了白旗,胆子小的干脆直接就开门投降,且对内自嘲:“杨大将军本就是楚国的英雄,又不是外虏,说的话也有道理。我不为别的,为百姓不受战燹之苦,少不得做这样丢人的事了。”

    因此,杨寄一路向南推进,速度奇快,一路城池望风披靡,直到打到了扬州郡的治所——广陵城。

    当江北一线众城都以悬挂上绛红色白虎纹的驺虞旗为荣时,广陵已成为仍孤悬着大楚青色旗幡的唯一一座城了。话说这座城自古乃是名城,地大墙高,富庶繁荣,得广陵,则一江之隔的建邺唾手可得。但是,此间刺史不是别人,正是皇甫衮倚为左右臂膀的徐念海。

    杨寄早在檄文里,就把进谗的罪过推到了皇帝的宠宦徐念海身上。所以徐念海自知就算投降也是活不成的替罪羊,只能咬着牙死撑,期冀着来自会稽的建德王军队可以及时支援一二。很快,杨寄的军队已经把广陵城围得铁桶一般。

    杨寄并不太擅长攻城,加之他曾亲自去过广陵,知道这座要塞之城,布防极其严密。试了几回,感觉死伤较重,他不愿拿自家士兵的血肉去铺垫成功,因而下令停止进攻,而环围封锁了广陵,打算困死徐念海。

    广陵守兵在城墙上,便看到红色的驺虞旗,每隔半里左右插一面,一直延伸到远处看不清的地方为止。密密层层的帐营搭建起来,高高的栅栏耸峙起来,几道官驿全数被红袍的杨家军控制着,牛车络绎不绝地拉着粮食——围城的人不缺供给,大概打算在这里安营扎寨,常驻下来了。

    城外只要不缺粮,在这样秋风初起的日子里可以过得很滋润。但城里就不同了,存粮再多也是有限的。杨寄封城之前,向扬州要走了大批粮秣;封城之时,又恰恰是秋收之前,徐念海甚至还没有决定坚壁清野,那刚刚开始变黄的稻谷大概很快又要便宜杨寄了。城里的士兵无不是面如死灰,然而上命不可违,只能咬牙等待。

    他们望眼欲穿的会稽援军,始终没有来。但是城里的存粮却一点点见少。

    士兵们每日训练花的力气大,又要日夜轮值以防杨寄偷袭,对粮食的需求最多,配给的军粮吃完了,饿得不行,只能上百姓家去翻找。开始还客客气气许诺将来偿还,打了欠条扛粮食走。后来就顾不得了,刀剑指着,不给就杀人。杀人抢粮的士兵,开始还处置,后来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