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今朝 >  十二

十二(3/8)

力!”

    “什么压力?”

    这回发问的是子晋。

    “生孩子的压力啊!

    当初我结婚晚,四五年都没怀上,老家邻居们说说道道,婆婆也不愿意我,压力大得天天掉头发……几乎每个亲戚朋友,聊天时总是要说到孩子,那目光,那语气,几乎要扎到我心窝里去。

    我还要强啊,就硬着嘴和人家说,是我不想这么早要孩子,实际上我想孩子都快想疯了……”说着说着,她心酸地抹起了眼泪。

    这段曾经的历史,他们从来没有听到任何人提起来过。

    子默和子晋对视一眼,餐桌上安静了下来。父亲不声不响地将纸巾递了过去,不知他是醉了,还是同样回忆起了曾经的时光,手都微微抖着。

    “后来你爸觉得我压力太大了,老是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就说要带我出去走走。

    那时候我们刚刚存钱将定下了一套城里的老房子,还留了一点做家具的钱。

    他就说,咱不做家具了,要出去散心。

    用现在你们年轻人的话说,那叫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于是我们俩一起去北京看天安门去了。

    老家离北京多远啊,车都不方便。我们也没那么多钱,能搭车就搭人家老师傅的车。

    那时候的人多淳朴,你说要搭车,手一挥,递根烟,人家师傅就让你上来了。

    我们是一路蹭车,没车蹭时就走路,住的都是路边最便宜的小旅店,就这样花了一个月,总算是到了首都。

    那时候的北京,远没有现在开发的厉害,但国旗周围的招待所都贵,住一天钱就没了。

    于是你爸和我商量说,咱们住的远一点,早上早点起床,走过来再看国旗。”

    “咱们是看了两次国旗吧?我记得第一天还不太清楚距离,生怕晚了,叁点多就喊着你起来了。”父亲回忆着说。

    “就是两次。

    那时看到五星红旗跟太阳一起升起来,心里头太激动了,什么压力啊烦恼啊都没有了,就记得跟着音乐唱国歌了。

    第二次我们熟悉了,四点多起床时间就够了。然后发现我们住的小胡同口有人卖早点,豆浆那叫一个香。

    我们俩就着这飘过来的豆浆香气,把包里带的馒头一口口吃完,喝几口水收拾收拾,就去看国旗。

    等到晚上回来收拾行李时发现那剩余几天的馒头都坏了,夏天啊,东西都不敢放。

    我就跟你爸说,反正都准备回去了,也别省钱了,咱明天早上也尝尝首都人民吃的早饭,闻着那么香。”

    她说着,被自己也逗乐了,“你爸一算钱,不够,买了豆浆就没法买油条,而且还是一人份儿的。

    我说,买豆浆吧,油条咱自己回去炸。

    但我那时又好面子,怕被人瞧不起,就跟你爸说,你早点出去,买了豆浆就贴着墙根儿赶紧回来,别让人看到。

    结果你爸很早出去,过了好久才回来。啥也没买,怀里还抱了个孩子。”

    孩子?!

    萧子默心中咯噔一下,她抬头看子晋,他没有什么表情,却悄悄伸手过来握住了她的手。

    “那不是夏天嘛,天亮的早。

    我出门那会儿,正是天黑的厉害的时候。

    每走几步就有个还挺大的垃圾桶,平时小旅店的垃圾都倒到那里面。”父亲抬手喝了一杯酒,回忆道,“我路过那垃圾桶,看到边儿上有个什么东西动了动,还想着是小狗小猫,结果仔细一看,是个娃娃。

    娃娃小腿儿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