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3/6)
的民警一听到被害人的伤痕,就猜到是电棍击打所致。其实沈恕对社会上电棍泛滥的问题早就忧心忡忡,几次向上级领导和省市人大反映,希望能够立法或者颁布行政法规以限制或禁止个人持有电棍,却一直未得到回应。有些在市场上流通的电棍能产生千万伏的瞬间高压,击打到人体时,可能导致被害人抽搐、昏厥、失去行动能力,甚至造成永久性伤害。电棍的杀伤力超过管制性刀具,成为社会治安的严重隐患。尸体腰部的两个黑点正是高压电棍造成的电击痕迹。我分析凶手的作案过程,说道:“凶手事先隐藏在棚户区的黑暗角落里,等被害人走近时,凶手从背后突然用电棍袭击被害人的腰部,被害人瞬间被高压击倒,失去抵抗能力,这时凶手取出随身携带的舌钳……”
“舌钳?”沈恕打断我说。
“是的,舌钳。”我向他比画着舌钳的形状说,“我判断凶手使用了舌钳,是因为死者的舌头被齐根割掉,而且创口非常平整,说明凶手在割舌的过程中并未遇到障碍,一刀割断,工具非常趁手。也可以认为,凶手是有备而来,作案目的就是割断被害人的舌头。命案现场并未发现断舌,凶手很可能把它随身带走了。”
沈恕哑然。这匪夷所思的案件让他一时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3
2014年6月26日。案发后第二天。暴雨。
楚原市三中。
早晨七点半,破案心切的二亮就带人赶到楚原三中,准备向死者生前的同事了解其个人情况。三中的看门人是个犟脾气,说什么也不让他们进去。二亮也是一头顺毛驴,跟看门人较着劲,非要进去不可。
看门人老郝个子不高,头发花白,实际年龄四十多,看上去却像五十几岁。他为人刻板教条,说学校负责的领导要七点五十分以后才陆续到校,即使现在放二亮他们进去也找不到人。
二亮一宿没休息,加上办案压力大,压不住火气,就和老郝吵了起来。双方没争执几句,一辆崭新的进口越野车停在值班室门前,一名中年男子摇下车窗探出头来说:“老郝,才上班就和人吵架?”
老郝正在气头上,说话声音响得像擂鼓:“学校有学校的规矩,公安到了这一亩三分地也得遵守。如果人人都要特权,还要我这个门卫干什么?”听那意思,他把看大门当成了一项神圣的使命。
中年男子是楚原三中校长楚光耀,早早谢顶,脑袋在朝阳的辉映下闪闪发亮;大腹便便,身上的名牌西服紧紧地撑着,似乎随时有涨裂的危险。他跳下车,热情地和二亮握手:“公安同志辛苦了,李老师的事情我已经听说了,很遗憾,很悲痛,咱们到我办公室里去说。”又压低声音说,“您别跟老郝一般见识,这老头以前也是三中的老师,生病后脑子坏掉了,回老家休养了一段时间,半年前才转做门卫,我们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事情不大,都由着他。”
二亮进了楚光耀的办公室,见这位校长的办公室装修得豪华阔气,从顶灯到地角线、门把手都非常讲究,一望而知价值不菲。后来他对我说,这位全省闻名的校长有商人和官员的气派,就是没有学者气质。
据楚光耀介绍,李韬光年轻有为,教学能力强,是青年教师中的后起之秀,学校党组织已经把他列为副校长的候选人,如果不出意外,三个月内就会提拔。李韬光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学校里从校长到看门的老郝都和他关系不错,没有什么仇人。他给副市长蒋和的孩子做家教的事没有几个人知道,不过蒋和是向楚光耀打过招呼的,请他对李韬光多加关照。
二亮说:“李韬光升任副校长,有没有竞争对手?”
楚光耀迟疑了一下,说:“咱们关起门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