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458节(2/5)
个高薪职位,每个人都付出十分的努力,最终只有一个人如愿,另外九个人的努力被浪费——什么是“地狱模式”?这就是了。导致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譬如日韩没有独立的发展环境、天赋弱势的限制等,这就不多说了,关键是破局。
破局的办法其实很简单,无非是占领或开辟更多的产业赛道领域;难点只在于怎么占领或开辟。
譬如以海洋牧场为代表的新兴海洋经济模式,本来就是高投入门槛和高技术门槛,如果不能从市场获取收益,可以说风险极高。
问题是,其他东亚经济体,要么是本身的市场体量很小,市场驱动力不足;要么是有市场需求,但既没资金也没技术,想都不敢想。
最后,东亚产业升级最大的希望,还是来自中国。
从这个角度看,嘉谷已经处在开辟新赛道的先头部队行列,如同任老总所说的“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的困境,前进在迷航中……”
所以陈哲年真正的担忧是花钱如流水吗?不是的,他真正担忧的身处“无人区”的这种迷茫——毕竟是浩瀚大海里的事儿,不易归结出简单的因果。投入这么多资金进去,收益不理想咋搞?
他唯一不知道的是,有挂在手的自家boss,敢于投入重注的原因也在于此——毕竟是浩瀚大海里的事儿,可做手脚的地儿太多了……
……
第797章 终章:嘉谷在守护
2016年,是惊涛骇浪的一个年份。
也是在这年底,启动了国内最大海洋牧场建设项目的嘉谷,受邀研究在南海建设海洋牧场的可行性。
这根本不用多考虑。
尽管南海的海况比渤海更加复杂,齐政依然毫不犹豫的拍板,抽调海洋事业部部分精干人员配合邀请方的工作。
按照嘉谷的经验,海洋牧场的建设,毫无疑问会牵扯到很多水文信息的改变。譬如人工鱼礁的加入,会改变海底起伏;珊瑚或藻类的生长,可能形成流向复杂的紊流区,裹挟底层营养盐和有机质输送到上层水体;新形成的复杂流场环境又会吸引海洋生物聚集和栖息,使海区的生境类型发生改变……
相关部门人员无疑对此很感兴趣。
呃,据说这涉及到水下礁石分布、洋流、温度跃层和密度跃层,乃至海洋生物的活动的海洋信息网络数据库的建设,而海底航行最需要这些信息。
说得再直白点,海洋牧场一建,海底地图不随之更新的话,摸进来的不明潜航器弄不好眼前一黑,就不知道撞上什么了。
嗯,反正齐政不敢多问,也不敢多说。但结果就是,嘉谷的海洋牧场计划要向南海方向延伸了。
恰巧另一个好消息出来助力——2017年,嘉谷首艘10万吨级的大型养殖工船正式建成下水,在黄海运行良好。而经过一系列技术的攻关,其它各式各样的大型深远海网箱也相继投入使用,配合海洋牧场的建设,使得在南海建设一片片“深海良田”成为可能。
于是,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嘉谷计划在未来10到15年,投资建造10艘大型养殖工船,配以补给船、油料加注船、综合试验船,形成总吨位过200万吨的数支国际领先的标准示范船队。
——齐政笑言,10万吨的正经航母还没出来,10万吨的“养殖航母”倒是先出来了,而且将来弄不好能编成“十十舰队”,实现真正的“耕战结合”。
及至2018年,嘉谷的海外投资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局势冲击——首当其冲的是在澳洲的投资。
澳洲在基础设施、农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