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民国创业手札 >  第52节

第52节(3/6)

好条约,除了名正言顺的将那些有争议的地方都划归自己名下外,华国还得到了一大笔赔款,此外,还从中俄领海交接处小小地敲了俄国一笔。

    对于俄国而言,犟着不签的后果就是,签的越晚,付出的代价越多。如果俄国早知道华国人是这样的作风,他们也许一早就签了,可惜,千金难买早知道。

    日本蔫儿了,俄国怂了,借着这两场战争,华国好好地扬了一回名。西方各国虽然忙于欧战,但对于远东的事情也不是毫不关心。

    在听到华国接连打败俄、日的消息后,虽然也很是震惊了一把,但是想到华国近年来有能力制造出那么多高端的武器,便也不觉得奇怪了。

    如果不是他们身陷战争泥泽,难以脱身,恐怕他们会选择在华国凭借科技力量崛起之前控制住华国,让其为自己服务。现在,没有他们的遏制,远东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压制得住华国,可见华国的崛起,已经成为必然之势。

    对此,西方各国的情感自然很是复杂,多了一个强国,就意味着参与瓜分战利品的对象,又多了一个,同时,也意味着他们恐怕不能再像以往一样,在华国肆意掠夺。对于协约国来说,这种情感的复杂程度更甚,虽然华国是他们的盟友,但与团体内的其他盟友相比,他们很难把华国当作自己人。

    不过,在某一点上,这些国家达成了共识。既然没有办法阻止华国的崛起,那么,就要与其交好。多一个强大的朋友,总比多一个强大的敌人来得要好,不是吗?

    况且,他们对于在华日与华俄两场战役中出现的飞机群很是在意。

    日本和俄国对华国制造的飞机不了解,他们这些时常向华国购买飞机、坦克及各种武器的国家却是清楚的。那两架在日本皇宫和莫斯科上空进行轰炸的飞机,性能远超华国卖给他们的那些飞机。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华国在航空领域技术上又有了新的突破!

    在他们中的大部分国家技术还停留在飞艇层面的时候,华国已经迈出了这么一大步,要说心里面没有一点想法,那是不可能的。不过,随着华俄与华日两场战争的爆发,西方各国已经意识到,华国再也不是从前那个能够任由它们摆布的国家了。如果说在这之前他们对于华国的定位还是“一个有发展潜力的跟班”,那么现在,他们第一次真正把华国放到与他们同等的位置,对于日后与华国的相处模式,他们也有了新的思考。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嘉瑞与我的雷~

    最近作者菌比较忙,都是存稿箱菌在为大家服务,所以更新速度不会太快,大家见谅哦~

    ☆、第103章 效应

    随着这两场战役,飞机彻底进入了众人的视野。

    在和华国交战过的日本人和俄国人眼中,那是一种可怕的东西,不仅从心理上给人带来巨大的压力,其本身也有着颇为厉害的破坏力。西方各国对于飞机原本持着观望态度,他们各自有着飞艇队,并没有充分挖掘飞机的作战能力。但是华国对日的一场空战,让他们看到了飞机在面对飞艇时的优势,与此同时,飞艇致命的弱点也明明白白的暴露在他们眼前。

    大量的订单疯狂地向着飞机制造厂涌去,欧洲各国对于飞机的需求量,已经达到远远超出顾氏飞机制造厂生产能力的地步。有一些国家还指明想要引进顾氏飞机制造厂新近研制出来的涡轮轴战机,顾氏工厂没有答应。

    给自己人的战机都生产不过来了,哪里还有多余的涡轮轴机卖给外国人?别看现在华国的飞机制造技术很牛,生产线毕竟还只有那么有限的几条。再者,保密工作还是要做好的,起码在顾氏飞机制造厂研制出性能超越涡轮轴战机的飞行器前,他们是不可能松口把战机卖给欧洲那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