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穿越之一门四姓 >  第111节

第111节(3/3)

就打着伞跑到沈伯谦车上,问他要不要就近找个地方投宿,休息一晚。

    沈伯强一贯做人的原则就是安全至上,略一思忖就答应了,顺道问哪里可以投宿。

    张掌柜常在这一带跑,对附近的情况也比较了解,略想了一下说道,附近有个寺庙可以投宿,那里的素斋也还可以。

    一听是家和尚开的客栈兼餐馆,沈伯谦也有些好奇,干脆叫了张掌柜上车跟他细说。

    张掌柜也没推辞,合了伞交给后面的伙计,上车说了起来。

    这家寺院叫做静华寺,也有些年头了。

    据说最开始的时候香火也旺过好些年,后来也不知怎么的,香火越来越差,前几年一直是入不敷出。

    出来进去的几个和尚个个面无菜色,衣服补丁摞补丁的。

    他们又是庙里的佛祖,吃香喝灰就行的,虽说是和尚但也要吃饭穿衣,就算他们不用,这佛祖金身有损,没钱拿什么重塑?

    几个人一合计,干脆把寺里的僧房都收拾出来,又把寺院前后院隔开,前面受香火,后面做起了来往过路人的生意。

    几间客房,再兼卖些斋饭,慢慢地,好歹也能度日了。

    而且,他们毕竟不是地道的生意人,坐起买卖来也老实的很,再加上和尚做生意,无形中就给人一种特别让人信任的感觉。

    来往的商户遇到个刮风下雨的,都乐意去他们那儿打个尖儿,住个店儿,吃顿斋饭,也捐上三瓜俩枣的,也算是亲近亲近佛祖。

    毕竟,这个时代的人,对于鬼神还是很敬畏的。

    慢慢的生意做起来了,带动着寺里的香火也好了些,去年寺里还修葺一新。

    如今这寺里的生意倒是愈发好了。

    张掌柜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不多久就到了静华寺。

    当然不是寺院的正门,那是拜佛进香的人走了,凡人谁也不好跟佛祖挣道儿,所以寺院的客房和待客的厅堂都从旁边开的侧门进。

    一行人刚到门口,他们还没出声,就见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和尚披着蓑衣冒着大雨忙不迭的跑了出来。

    跑前跑后的帮着几个人牵马停车。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小说厂